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5 CGOG 大会第五日:罕见肿瘤(含GIST)/罕见突变分会场

2025-06-15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原创

第15届北京大学消化肿瘤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GOG)年会从2025年6月10日持续至15日,全面开启消化肿瘤领域学术盛宴。6月14日下午,会议进入第5天学术日程。罕见肿瘤(含GIST)/罕见突变分会场邀请了各学术领域专家出席现场会议,同时大会开放线上现场直播,实时播送现场盛况,线上观看人次达到11.31万。


大会开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叶颖江教授以热情洋溢的致辞拉开了序幕,诚挚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老朋友参加一年一度的CGOG大会,回顾了GIST的发展历程,同时统整了新药带来的热点。在叶颖江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健教授的主持下,会议开始了上半场的精彩报告。


叶颖江教授致辞

会议主持:李健教授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王跃祥教授基于前期建立的GIST图谱,猜想TKI耐药后是否有新的靶点。经过整合组学方案筛选,发现AURKB基因和GIST易感性有关,抑制该基因能有效阻碍肿瘤发展。


会议讲者:王跃祥教授


围绕王教授的主题汇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高静教授、上海仁济医院汪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信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烨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周永建教授展开热烈的讨论。几位教授非常肯定王教授在GIST转化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正是基于前期的扎实的转化研究基础,让部分小肠来源GIST积极尝试免疫治疗、部分GIST尝试与CDK1抑制剂等其他药物联合等新的治疗手段有了更多的数据支持与探索,并深入研究耐药机制。对临床上观察到的特殊生物学行为GIST呼吁同道更多尝试动物模型、类器官等方法开展转化研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钱浩然教授对GIST指南中关于辅助治疗部分临床最关心的热点与争议话题开展主题报告。围绕“是否需进一步延长辅助治疗的时长”、“低危GIST是否需要辅助治疗”、“野生型患者是否需要辅助治疗”等临床上最为关注且困惑的问题进行翔实的梳理总结。


会议讲者:钱浩然教授


围绕钱教授的演讲,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齐长松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吴涛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吴欣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信华展开热烈探讨,围绕各中心实际遇到的真实病例发表针对上述争议问题的见解,并对未来包括CART在内的GIST新药研究表示期待。



会议下半场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波教授主持,展开第二轮的精彩报告。


会议主持:张波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大森教授进行滑膜肉瘤诊治进展分享,探讨SS18-SSX融合基因和肿瘤发生的相关性、临床诊治的主要方案、FISH/NGS如何抉择以及早期滑膜肉瘤的传统治疗模式,并表示滑膜肉瘤容易被误诊并切除,导致复发率较高,是否进行放化疗、靶向遗传治疗或是结合TKI,值得进一步研究。


会议讲者:李大森教授


接下来,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顾国利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孙宇教授,围绕罕见肿瘤的特色、研究推进以及临床信息采集展开探讨。



最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葛赛教授基于罕见肿瘤新药研发机遇与挑战展开汇报。报告围绕罕见位点发掘、罕见肿瘤临床队列建设、药物再利用及新型的临床研究设计等方面开展。在罕见肿瘤领域,我国的学者、药企、患者群体都是最能够取得快速突破的土壤,希望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


会议讲者:葛赛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贝锦新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平轶芳教授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江宁教授开展热烈讨论。几位嘉宾就流行病学发病和地域特征以及罕见病的定义存在争议进行讨论,并强调罕见病研究中心、数据采集和整合多中心、医院资源的重要性。


张小田教授对本场会议进行了简单总结:各位讲者报告内容充分体现论坛主题,从临床角度发现问题,寻找不同切入点,各个层面深入分析,未来将为患者治疗不断提供新的方向。最后,感谢线上线下的观众对本次会议的热情关注。


张小田教授总结


供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梁凯杰 葛赛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