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种亚型,约2/3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广泛期[1]。多年来,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首选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患者往往短期内复发,患者的2年生存率不足5%[2,3]。随着肿瘤精准医学的快速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患者带来了新希望。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口头报道的ASTRUM-005研究显示,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可大幅度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打破了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多年来的困境。
为此,本报特别专访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范云教授,就ASTRUM-005研究结果及其对临床实践的影响展开精彩阐述。本文整理访谈精粹,以飨读者。
范云 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导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原浙江省肿瘤医院)
胸部肿瘤内科主任、内科规培基地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Q1:ASTRUM-005研究亮相2022 ASCO大会,研究显示在化疗基础上联合斯鲁利单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显著提高了治疗疗效,且安全性可控,请您点评这一成绩。
范云教授:ASTRUM-005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对比了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和安慰剂,分别联合标准化疗(EC:依托泊苷+卡铂)一线治疗EC-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取得了非常出色的结果。
在疗效方面,斯鲁利单抗组和安慰剂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5.4个月和10.9个月,风险比(HR)为0.63,斯鲁利单抗降低了37%的死亡风险。两组患者24个月OS率分别为43.1%和7.9%,斯鲁利单抗组约是安慰剂组5倍。次要终点方面,斯鲁利单抗组ORR达80.2%,中位DoR更长(5.6个月 vs 3.2个月),6个月和12个月DoR率均大幅优于安慰剂组(45.1% vs 17.1%,24.0% vs 8.9%)。这展现了斯鲁利单抗带来的显著获益,人群广泛从中获益,且抗肿瘤活性持久。
在安全性方面,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的安全性良好、患者可耐受。与安慰剂组相比,斯鲁利单抗并未显著增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总体发生率(69.9% vs 56.1%)、≥3级TRAEs发生率(33.2% vs 27.6%)、致治疗中止TRAEs发生率(4.9% vs 4.1%)和致死性TRAEs发生率(0.8% vs 0.5%),取得了生存获益与安全性的平衡。
此前,多款PD-1抑制剂在ES-SCLC领域接连折戟,PD-L1抑制剂也仅延长约2个月的中位OS,ES-SCLC治疗效果一直难获突破。ASTRUM-005研究是非常成功的,为ES-SCLC治疗带来了更优的选择。基于该项研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已受理斯鲁利单抗一线治疗ES-SCLC适应证上市申请,期待该适应证早日获批,斯鲁利单抗造福广大患者。
Q2:能否请您深入解读ASTRUM-005研究斯鲁利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的OS曲线表现?
范云教授:从生存曲线进一步分析,斯鲁利单抗带来的生存获益可能不只延长4.5个月中位OS这么简单。我们可以看到,约在治疗的第4个月两组生存曲线即开始分离,无交叉,从第18个月起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主要说明了以下两点:
其一,在第4个月,两组患者死亡的比例已出现了明显差异,这是斯鲁利单抗疗效优势的快速体现。
其二,曲线从第18个月起差距持续拉大,这可能是免疫治疗“拖尾效应”的体现,“拖尾效应”是指响应免疫疗法的患者,在一定时间长度的免疫治疗结束后,抗癌的治疗效果依然持续存在。
具体来说,自18个月起,斯鲁利单抗组17位患者没有一例出现死亡,生存率一直稳定在43.1%;而安慰剂组18个月以后依然不断有死亡事件发生。鉴于此,两组的生存率12个月时为60.7% vs 47.8%,24个月时则为43.1% vs 7.9%。第二年,斯鲁利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的死亡人数占比分别为29.0%(17.6%/60.7%)、83.5%(39.9%/47.8%)。这意味着研究对象在应用斯鲁利单抗后,激起的机体免疫系统在长久有效地发挥着保护作用。
免疫疗法的“拖尾效应”对实现长期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ASTRUM-005研究后续随访过程中,两组生存曲线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希望斯鲁利单抗组24个月时仍生存的43.1%患者能够实现更长期生存。
Q3:基于ASTRUM-005研究,《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2版)》新增斯鲁利单抗联合EC方案作为广泛期SCLC一线治疗推荐(Ⅲ级推荐、1A类证据),您认为指南目前将其作为Ⅲ级推荐的考量因素是什么?
范云教授:CSCO指南对治疗方案的推荐会综合考量循证依据、药物可及、治疗效价、专家投票等多方面因素。斯鲁利单抗联合EC方案的循证依据为1A类证据,疗效也突破了以往的获益程度。斯鲁利单抗于今年3月份在我国获批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MSI-H的成人晚期实体瘤经治患者的适应证上市,相信随着后续广泛期SCLC适应证的获批,斯鲁利单抗可及性会进一步提高,专家们对该药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其指南推荐等级定将随之提升。
Q4:ASTRUM-005研究将PD-L1表达水平作为分层因素之一,您如何看待PD-L1检测对免疫治疗的预测价值?我们该如何去寻找能更好地预测免疫治疗SCLC疗效的分子标记物?
范云教授:总体来看,对于SCLC,目前PD-L1表达尚不能作为是否接受免疫治疗的判定标准,PD-L1表达对疗效的预测和预后的影响更有待进一步研究。
除PD-L1外,近年来发现的可能有预测价值的标志物还包括:肿瘤突变负荷(TMB)、肿瘤浸润T细胞含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等,未来我们可探索这些标志物在SCLC中的预测价值。此外,我们还应该继续寻找新的标志物,临床医生、生物信息学平台、基础研究人员加深合作,积累肿瘤组织或血液标本,筛选可能的分子标志物。
参考文献
[1] Govindan Ramaswamy, Page Nathan, Morgensztern Daniel et al.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small-cell lung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 over the last 30 years: analysis of th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ic, and end results database.[J]. J Clin Oncol, 2006, 24: 4539-44.
[2] Byers Lauren Averett, Rudin Charles M, Small cell lung cancer: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J]. Cancer, 2015, 121: 664-72.
[3] Gaspar Laurie E, McNamara Erica J, Gay E Greer et al. Small-cell lung cancer: prognostic factors and changing treatment over 15 years.[J]. Clin Lung Cancer, 2012, 13: 115-2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