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国际罕见病日:因你珍稀,所以珍惜(我国首部罕见病诊疗指南发布)

2019-02-28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罕见病日

在全球,每1万人中就有6-10个罕见病患者,其中80%因遗传缺陷而致病,半数患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已经发病,但遗憾的是只有5%的罕见病有获得批准的治疗方法。

2019年2月28日是第12个国际罕见病日,主题为桥接健康和社会关怀。其目的是让社会各界人士和机构认识到,只解决健康问题,罕见病患者和家庭可能还会困难重重。如果不同服务之间能够加强沟通能力,就可以有效地满足患者的要求。


360截图20190228104750777.jpg

关于罕见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仅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或病变,例如血友病、瓷娃娃、白化病、戈谢氏病、渐冻症……国际确认的罕见病有6000-7000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其中80%以上属于遗传疾病。

近一半的罕见病患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发病,其中约30%的罕见病儿童寿命不超过15岁。然而,只有约5%的罕见病有相应的治疗药物,超60%的患者甚至于无法得到明确诊断。

2019主题:桥接健康和社会关怀

2019年国际罕见病日的主题为桥接健康和社会关怀(Bridging Health and Social Care),并且邀请了罕见病患者Karlo、Filip、Lorena讲述他们的日常生活经历故事,以关注世界各地罕见疾病患者及其家人每天面临的挑战。

2019罕见病诊疗指南发布

全世界都在努力关注和攻克这些疾病。日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了《2018 New Drug Therapy Approvals》年度新药报告,其中提到2018年度新药中与罕见病相关药品占比58%,可见对罕见病药物的关注。

我国在罕见病防治管理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3月1日起,对首批21个罕见病药品和4个原料药,参照抗癌药对进口环节减按3%征收增值税,国内环节可选择按3%简易办法计征增值税。这是首度从国家层面指出中国需要保障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用药。

2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发布会上介绍在罕见病方面的工作:

  • 一是努力制定罕见病目录。2018年5月,卫健委和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药监局和国家中医局五部委联合印发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收录了121种罕见病。将来随着罕见病诊断和治疗手段的提高,罕见病的目录还会继续扩充。同时,制定了纳入目录的工作程序,对目录进行动态调整。

  • 二是制定了罕见病的诊疗规范和指南。2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正式发布了《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对121种罕见病从病种概述、病因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和指导。这一举措旨在提高我国罕见病规范化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罕见病患者健康权益。

  • 三是做好新生儿的筛查,优生优育的工作是减少罕见病发生率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四是开展了补助和救助的项目。五是会同有关部门比如科技部门,加强罕见病相关科技研发。

罕见病并不“罕见”,全球约有4亿人罹患该类疾病,可见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肤色的人群,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及不同的严重程度。

所以,让我们多了解一点罕见病,理解并帮助他们,给予他们生的勇气。

来源:生物探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