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警惕:头孢类抗生素脑病!

2018-05-17作者:小姗资讯
头孢

头孢类抗生素脑病,是指患者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后,由于用药过量、滴速过快、疗程过长、生理病理、合并用药等原因,导致脑脊液中药物浓度过高,而突然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精神错乱、语言障碍、肌阵挛、痫性发作等。其中,痫性发作以中等发作最多见,大发作则常见于老年人,且死亡率高。

一、头孢类抗生素脑病误诊案例

患者,男,36岁。既往无精神分裂症病史。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入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当天患者即出现高热,体温最高达40℃,送细菌培养及药敏,并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3g,1次/d)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4d后患者开始出现兴奋、思维混乱、语无伦次、精神恍惚等神经精神症状。排除了电解质紊乱等疾病后,给予奥氮平、氯丙嗪抗精神病治疗3d,患者上述神经精神症状逐渐加重。因患者发热症状缓解,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2d后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缓解。

温馨提示:头孢类抗生素脑病多在用药后3~10天出现,临床表现多以肌阵挛和癫痫发作为主,EEG异常、MRI正常,并在几天内完全恢复正常。

二、头孢类抗生素脑病的主要机制

头孢类抗生素脑病的可能机制是,头孢类抗生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竞争性抑制脑内γ-氨基丁酸(γ-GABA,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致使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而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引起癫痫样发作,甚至死亡。

1.jpg

三、头孢类抗生素脑病主要危险因素

癫痫患者:头孢类抗生素可诱发癫痫发作。

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血液透析患者:头孢类抗生素经肾脏排泄减少,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常规剂量亦会出现神经毒性反应。

65岁以上老年人:肝肾功能下降,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受动脉硬化等老年病影响,血脑屏障功能减退,药物易进入脑脊液等。

2.jpg

尿毒症患者容易发生脑病的原因:

3.jpg

四、易引起脑病的头孢类抗生素

据国内文献报道,可引起头孢类抗生素脑病的药物主要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呋辛、头孢唑林等(见下表)。

这些抗生素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肾清除率较高。

例如,头孢吡肟属第四代头孢菌素,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导致脑病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其几乎全部经过肾脏排泄相关。

再如,头孢曲松虽经肝肾双通道排泄,但易通过血脑屏障,也易引起抗生素脑病。慢性肾衰患者,最好避免使用。

4.jpg

温馨提示:舒巴坦可引起抗生素脑病!

头孢哌酮主要经胆汁排泄,很少引起抗生素脑病。但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容易引起抗生素脑病,这与舒巴坦主要经肾排泄有关(约84%)。

当遇到肾功能障碍,特别是合并胆管梗阻、严重肝脏疾病时,应调整头孢哌酮舒巴坦的用药剂量。

主要参考文献:

吴述洪,黄安平. 尿毒症抗生素脑病误诊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785

王安起.头饱菌素类药物致尿毒症患者脑病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12):3997

作者:Gcplive

来源:药评中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