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食管动力异常是指食管的综合松弛压力(IRP)异常升高引起的食管功能障碍,其导致的相关疾病如贲门失弛缓、食管胃交界处流出道梗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针对这些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包括: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球囊扩张、肉毒毒素注射以及最常用的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本文涉及的新型治疗设备是一种30mm口径的治疗性扩张球囊EsoFLIP(Eso- FLIP-330; Medtronic, Minneapolis, Minn, USA) 。此前关于此新型设备的研究有限,仅局限于动物实验以及个别小样本临床研究,本篇文章采用多中心、更大样本量的回顾性研究评估了这一新型扩张球囊的临床应用。
□ 研究简介
在美国的一项多中心研究中,对经过EsoFLIP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显示,EsoFLIP治疗能够有效缓解部分贲门失弛缓、食管胃交界处流出道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研究发表在《消化内镜》[Gastrointest Endosc 2020, 92(6):1251] 12月刊。
此研究由四个中心回顾性纳入了患有贲门失弛缓、食管胃交界处流出道梗阻的患者,入组的患者年龄均不低于18岁且均在四个中心内接受EsoFLIP治疗。EsoFLIP可使内镜医生应用计算机显示器来可视化腰部的位置并测量扩张前和扩张后的胃食管结合部位(EGJ)值(图)。研究记录了治疗前后患者的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症状评分系统(Eckardt评分)、食管高敏压力监测数据、综合松弛压(IRP)以及吞咽困难、非心源性胸痛、烧心感、PPIs使用情况等数据。在入组的51位患者中,77.8%的患者经EsoFLIP治疗后实现了Eckardt评分的降低,63.8%的患者Eckardt评分可降至3分以下。患者经EsoFLIP治疗后平均Eckardt评分由5分降至1.5分;在贲门失弛缓、食管胃交界处流出道梗阻两组患者中,EsoFLIP治疗分别实现了68.4%及33.3%的临床缓解率;患者的吞咽困难(97.6% vs 55.8%)及非心源性胸痛症状(58.9% vs 33.3%)比例显著下降。在安全性方面,仅1例患者(2%)在术后出现可自行缓解的中度胸痛。
图 对1例42岁II型贲门失弛缓患者进行EsopFLIP球囊扩张的过程。A:翻转胃镜可见食管出口持续紧缩;B-D:EsopFLIP球囊的引入并放置于食管下段狭窄处;E-H:退镜观察扩张后的食管,可见自限性的扩张裂痕及少量血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郭俊峰 整理)
□ 专家点评
新型食管扩张球囊,有效缓解食管动力异常患者症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张澍田
食管动力异常引起的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食管动力异常的方法很多,例如外科手术、内镜下药物注射、球囊扩张等手段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近年内镜治疗技术飞速发展,内镜下辅助器械层出不穷,不同类型的球囊因独特构造及性能在此类患者的食管扩张治疗中表现出不同的效果。近来一项利用阻抗计技术的静压球囊开始进入临床,但仅有个别小样本单中心的临床应用研究。
近日,一项美国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评估了此新型扩张球囊的疗效,纳入了51例患有贲门失弛缓或食管胃交界处梗阻的患者,对比了EsoFLIP扩张前后患者的Eckardt评分、相关临床症状及安全性等参数。这项研究是首个针对此新型扩张球囊的多中心研究,研究显示,经EsoFLIP球囊扩张治疗后患者的Eckardt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且相关临床症状也有较大改善,在入组的患者中并未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安全性较好。
由此可见,EsoFLIP扩张球囊对贲门失弛缓等食管动力异常患者的治疗是有效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可观的应用价值,然而对于此球囊仍然需要更大样本的前瞻性及长期随访数据来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转载需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