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6年调查显示,中国平均每天有6321000例内科和外科住院患者面临住院获得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而关于VTE的风险管理,应考虑到静脉血栓形成、出血风险和防用药的频率,但截至目前,这些均未开展过详细的研究。近日,由王辰院士、翟振国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中国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特征的确定研究(DissolVE-2)显示,较高比例的住院患者存在VTE风险,并且临床上依据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第9指南进行预防的患者比例较低。该项研究为优化VTE管理提供了中国数据。论文发表在《胸科学》[Chest 2019,155(1):114-122]杂志。
DissolVE-2是一项多中心的横断面研究,以60家床位超过500张的三级甲等医院为抽样单元。纳入标准为:在2016年3月-9月间,因急性疾病(传染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或癌症等)、外科手术或有不需要手术的重大创伤经历,且住院时间≥72 h的成人患者。共纳入13609例患者进行数据分析(平均年龄为56.7±16.8岁,52.6%为女性)。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4±11.1天,外科患者多为女性,多行一般及腹盆腔手术,内科患者多为男性,主要为急性感染和活动性肿瘤(详见表1)。分别采用Padua预测评分或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住院患者的VTE风险进行评估。
表1 样本基线资料
l.约半数住院患者都是VTE高危人群
结果显示,6155例患者是VTE的高危人群(占全样本的45.2%)。其中,外科患者中的VTE高危人群多于内科(53.4%对36.6%)(图1)。在外科患者中,骨科手术(100%,95% CI为99.8-100)和减重手术患者(100%,95% CI为91.7-100)的VTE风险最高。而在内科患者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VTE风险最高(54.9%,95% CI为50.9-58.9)。手术患者中,VTE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开放性手术(52.6%);而在内科,急性感染和/或风湿性疾病(42.2%)是VTE的主要危险因素(表2)。
图1 内科和外科患者VTE风险分层及采取预防措施比例
表2 住院患者VTE的危险因素情况
2.四分之一的患者存在出血风险
结果显示,共有3472例(25.5%)患者存在出血风险,其中外科2766例(39.6%),内科706例(10.7%)。在外科手术患者中,同时使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13.5%)和腹部手术(12.8%)是大出血的危险因素。而在内科患者中,导致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肿瘤(24.4%)、风湿性疾病(6.1%)和年龄≥85岁(6.0%)(表3)。
表3 住院患者常见的出血因素
3.VTE预防
在13609例患者中,仅有1942例患者(14.3%,95% CI为13.7-14.9)接受过VTE相关预防措施。(见表4)
表4 接受VTE预防措施的住院患者比例
4.研究者说
研究者发现,中国的大多数住院患者都存在VTE风险,但却只有14.3%的高危患者接受了某种形式的VTE预防措施,而仅约10.3%的患者接受了“正确”的预防方法。在按照地域进行分层分析后,可以观察到对高危患者采取预防性措施的趋势。这就表明,中国医生意识到VTE的风险,也会采取预防措施,但却往往不遵守CHEST指南建议,可能是由于缺乏医学教育和强制措施,抑或是医生们都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以西方共识为基础的VTE预防指南与中国目前的临床实践存在很大差距,指南的适用性有待考证。
该项研究显示,DissolVE-2研究为中国的VTE风险评估和预防提供了一个全国性的视角。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VTE的风险,且采取预防措施的患者比例较低,尤其是在内科患者中。这就强调医生和政府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并采取行动,以应对VTE日益加重的负担。
(本文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编辑刘玉编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