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细菌性脑膜炎是儿科常见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幸存者中30%~50%遗留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
点击查看:
脑脊液检查是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诊断依据。
(1)细菌性脑膜炎的典型脑脊液变化为外观浑浊,压力增高,蛋白升高,糖低或脑脊液与外周血糖比值下降。白细胞计数增多,常高于1000×106 /L,但也可低于100×106 /L,分类以多核细胞占优势。病程早期或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脑脊液可呈不典型改变。
(2)未经抗菌药物治疗患儿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为 70%~85%,但腰椎穿刺前已经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者,阳性率明显降低。在国内的多项研究中,病原菌培 养阳性率为25.6%~33.6%。
(3)脑脊液涂片是一种快速病原诊断方法,脑脊液离心后取沉渣镜检,有助提高阳性率,可以判别革兰阳性与阴性菌、球菌与杆菌。
(4)脑脊液PCR检测技术受抗菌药物治疗的影响相对较小、检查耗时短,尤其适用于腰椎穿刺前使用了抗菌药物的患儿,但检测时需特别注意除外污染菌和皮肤定植菌的存在。
(5)高通量测序能捕捉到常规检验方法难以发现的细菌以及其他少见病原体,可能成为一项重要的病原体辅助检测手段,但其阳性率、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仍有待大样本研究证实。
血培养对于确定细菌性脑膜炎致病菌和筛选敏感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如果检查前使用了抗菌药物,总体阳性率可显著下降。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分类以多核细胞为主。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明显升高有助于区分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
本文节选自《儿童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点点分享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