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Stroke:吸烟奇论

2018-06-26作者:壹生神经学院资讯
吸烟卒中

作者:杨中华 来自: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抽烟是卒中的独立和可修改的危险因素。最近的数据显示大约20%的卒中可以归因于吸烟,并且在年轻隐源性卒中患者中这个比例更高。有意思的是,几项研究显示吸烟与tPA溶栓后患者的良好预后有关。1993年在心肌梗死的研究中首次把这种现象称为吸烟奇论。吸烟对静脉溶栓后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存在争议,不过最近的研究发现吸烟患者的再通率更高,脑出血风险更低,临床预后更好。

      2018年5月来自瑞士的Rebekka Kurmann等在Stroke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评价抽烟状态和静脉溶栓后卒中预后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利用一项大型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数据,分析了连续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基线和预后数据。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模型,评价了抽烟是否与良好预后(mRS 01-)和较低死亡率有关。另外,研究者还评价了症状性颅内出血和MCA再通率。抽烟者定义为患者自报告经常抽烟(active cigarette use)者。

      共1865例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369例(19.8%)为抽烟者。与非抽烟者相比,抽烟者更加年轻(63.5 vs 71.3岁),女性比例更低(56% vs 72.1%),高血压(61.3% vs 70.1%)、房颤(22.7% vs 35.6%)比例更低。未调整时,抽烟者的良好预后比例更高(45.8% vs 39.5%),3个月死亡率(9.3% vs 15.8%)更低,两个队列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比例相似。调整混杂因素后,抽烟与临床预后(OR, 1.20; 95% CI, 0.91–1.61; P=0.197)和死亡率(OR, 1.08; 95% CI, 0.68–1.71; P=0.755)无关。然而,在多变量分析中,抽烟仍然是MCA再通的独立预测因素(OR, 2.68; 95% CI, 1.11–6.43; P=0.028)。

      最终作者认为该研究提示抽烟者功能预后良好主要归因于基线数据差异,与抽烟的生物学效应无关。不过研究发现抽烟者中再通率更高,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抽烟提高再通率的机制,作者是这样分析的:首先抽烟者的动脉闭塞很可能为血栓形成,因为抽烟与较高的红细胞压积和富含纤维蛋白血栓有关,抽烟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更高,内源性纤溶能力下降。另一方面,非抽烟者动脉闭塞的原因大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溃疡所致,这对溶栓药物反应较差。其次,抽烟增加血浆中一氧化碳水平,短暂的缺氧会产生缺血预适应的效果,能够触发细胞对缺血的保护反应。

文献出处:

Stroke. 2018 May;49(5):1170-1175. doi: 10.1161/STROKEAHA.117.017976. Epub 2018 Apr 10.

Impact of Smoking on Clinical Outcome and Recanalization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Stroke: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