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现代医学已证实直肠的周围有丰富的动脉、静脉、淋巴丛,直肠黏膜具有很强的吸收功能。直肠给药,药物混合于直肠分泌液中,通过肠黏膜被吸收,不经过胃和小肠,避免了酸、碱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亦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因而直肠给药大大地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直栓剂是将药物赋予一定的形状后导入人体腔道,通过腔道里黏膜的吸收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种剂型。
全身作用
① 直肠吸收入血,不经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防止或减少药物被肝微粒酶作用而减效或失效,也相应减少毒副作用。
② 直肠吸收相对于口服胃肠道吸收,可避免胃肠道消化液及酶类对药效的破坏和胃肠道反应。
③ 控制作用时间比一般的片剂要长,通常给药为1~2次/d。
局部作用
常见的主要有治疗痔疮、肛裂等肛门疾病;导泻及润滑作用;对各种炎性肠道疾病的局部抗炎等作用。
步骤1: 洗净肛门,清洗双手,带上指套。
步骤2: 保持左侧卧位姿势。
步骤3: 除去栓剂外包装,用戴指套手指轻轻地将栓剂塞入距肛门口2~3厘米左右的位置。
步骤4: 用完药后并拢双腿,保持侧卧姿势15分钟。确保栓剂不会滑出,若在10分钟内流泄,需重新塞入另一栓剂。
不需要。正常人体内直肠温度为36.2℃~37.6℃,直肠栓剂塞进肛门后在接触体温熔融后被吸收,然后主要以尿中排出和胆汁消除。所以不用担心塞进去需不需要取出来的问题。
直肠栓塞进肛门后会出现局部反应,如轻微的瘙痒、直肠不适、增加便意等属于正常反应,不用过度担心。
来源 PSM药盾公益 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区颖涓 药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