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盘点稿件
33岁的青年男性10余年来反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四肢及头部无法活动,伴双下肢酸胀感,无双手搐搦,无头晕、头痛、气促、呼吸困难、意识障碍,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心悸、手抖、怕热、多饮、易饥、多食等不适。上诉症状多在夜间睡眠时及晨起时出现。
患者曾在症状发作时于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血钾2.92 mmol/L,予以补钾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此后每次发作时均予以补钾治疗可好转。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患者反复的四肢无力,“低钾血症”就是罪魁祸首,我们称之为“低钾性周期性瘫痪”。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ypoKPP)特征是急性低钾血症和意外肌肉麻痹,肌肉症状源于低钾血症相关的肌肉兴奋性衰竭。
麻痹性发作通常在午夜或清晨明显,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并自发完全恢复。大多数发作涉及四肢近端肌肉和影响呼吸、吞咽和眼外肌。一些应激事件,包括剧烈运动、寒冷暴露、情绪压力、碳水化合物大餐和高钠膳食餐,会引起K+转移和麻痹性发作。
根据周期性麻痹的家族史,hypoKPP可分为家族性hypoKPP (FPP)和非家族性hypoKPP (non-FPP)。
该患者在此次入院前于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就诊,完善甲功、皮质醇、ACTH、醛固酮均未见明显异常。
此次入院后我们又进一步完善电解质检查:钾3.76 mmol/L,24小时尿钾34.8 mmol/24 h;高血压3项:血管紧张素Ⅱ67.21 pg/ml,肾素62.71 pg/ml,醛固酮142.00 pg/ml,醛固酮/肾素比值2.26。
可以看到他是因为母亲来源的KCNJ2基因突变导致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针对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目前没有根治手段,但可以通过对症治疗减少患者出现“低钾”的严重并发症。要控制发作诱因,少食多餐,避免饱餐、寒冷、酗酒、过劳、焦虑、高糖饮食等。在发作期,可口服10%氯化钾或者枸橼酸钾,迅速纠正低血钾状态。
低钾血症病因众多,需明确病因后才能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同时有些许在内分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基因检测,可以帮助患者进行产前检查及遗传咨询。
来源:重医大附三院内分泌疾病中心
点击图片,一键领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