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30条推荐意见一览!中国胰腺假性囊肿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22年)

2022-11-0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胰腺假性囊肿(PPC)是指胰腺周围或胰腺内部的非上皮组织包裹的液体积聚,属于胰腺囊性病变的一种,常继发于急性胰腺炎(AP)后期或慢性胰腺炎(CP)。PPC的发病率较高,AP后期PPC发生率为10%~26%,而CP引起的PPC发生率可高达20%~40%。PPC如处理不当,会导致感染性胰腺坏死(IPN)、囊肿内或腹腔或消化道出血、胰瘘、肠瘘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国内外AP相关诊治指南和共识均密切关注PPC的分类和治疗原则。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胰腺外科手术、影像介入等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超声内镜(EUS)技术的日益更新,以及新型囊肿引流支架的临床应用,为PPC的治疗方式带来更多选择。


PPC治疗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过程,目前还存在PPC治疗理念不统一、干预时机不明确、并发症处理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项针对PPC的多学科专家共识意见。2022年8月,由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超声内镜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消化内镜、胰腺外科和影像介入等领域的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制订国内首部关于PPC的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旨在进一步规范我国PPC的临床诊疗流程,推广以内镜介入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新技术,从而提高PPC的治疗成功率。


以下整理摘选了共识的30项陈述意见,敬请关注~

  +

+

一、定义和分类


推荐意见1:PPC是急性胰腺炎的后期并发症,以液体成分为主,有别于包裹性坏死(WON),后者含有较多胰腺或胰周坏死物成分。

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推荐意见2:PPC和WON分别来源于AP的APFC和ANC。

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推荐意见3:PPC和WON均可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IPN,WON更易引起IPN。

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推荐意见4:CP、胰腺肿瘤或其他胰腺疾病也可导致PPC,发生机制可能与胰管梗阻引起的潴留性囊肿有关。

证据质量:C;推荐强度:弱;共识水平:96.3%

  +

+

二、影像学及内镜诊断


推荐意见5:CT或MRI均为诊断PPC和WON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式,MRI更有助于判断囊肿液体及坏死物含量。

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弱;共识水平:92.6%


推荐意见6:EUS对PPC的性质判断优于CT或MRI,可精确判断囊肿内坏死物的比例,有助于区分PPC和WON。

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推荐意见7: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对于判断PPC/WON是否合并IPN有一定价值,但不推荐单纯以诊断为目的的EUS-FNA,通常在拟行内镜引流前实施。

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弱;共识水平:100%

+

+

三、治疗指征


推荐意见8:PPC/WON持续4周以上,且有囊肿直径>6 cm或囊肿继发压迫症状或囊肿进行性增大或囊肿感染或合并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等情况时,有干预指征。

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推荐意见9:PPC/WON若直径<6 cm,无明显症状且无严重并发症,可保守治疗观察一段时间,争取自行吸收。

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弱;共识水平:100%


推荐意见10:CP引起的PPC,很难自行消散,建议积极引流,若有恶变倾向,建议早期外科手术治疗。

证据质量:C;推荐强度:弱;共识水平:81.5%

+

+

四、外科手术治疗


推荐意见11:PPC/WON与胃、十二指肠壁相隔较远且无法行经皮穿刺引流者,建议采用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

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弱;共识水平:82.1%


推荐意见12:PPC/WON经内镜及保守治疗无效,需外科手术治疗时优先选择腹腔镜下内引流术。

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88.9%


+

五、经皮置管引流术(PCD)


推荐意见13:PPC/WON若囊肿距离胃壁较远、具备经皮穿刺路径者,建议采用PCD。

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96.3%


推荐意见14:PCD引流后有一定的出血、感染、胰瘘或肠瘘发生率,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干预。

证据质量:C;推荐强度:弱;共识水平:96.3%


+

六、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引流术


推荐意见15:PPC/WON与胰管相通、继发于CP者,可选择ERCP放置胰管支架引流。

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推荐意见16:ERCP引流后有并发感染或急性胰腺炎风险,对于胰管部分中断的PPC/WON,必要时需联合EUS引流治疗。

证据质量:C;推荐强度:弱;共识水平:100%


+

七、EUS引流术


推荐意见17:推荐EUS引导下的穿刺引流术为治疗PPC/WON的首选治疗方法,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能明显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

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推荐意见18:不推荐普通内镜直视下的PPC/WON穿刺引流,操作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高。

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推荐意见19:EUS穿刺引流术应选择囊肿距离消化道壁最近处穿刺,穿刺路径避开血管,遵循置入导丝-电切-扩张窦道-置入支架步骤,必要时先行FNA明确囊液性质。

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96.3%


+

八、EUS引流术的支架选择


推荐意见20:塑料支架可用于PPC的引流,但对于WON引流效果欠佳。

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推荐意见21:推荐双腔固定金属支架(LAMS)用于PPC/WON引流,尤其适用于坏死物成分较多的WON引流。

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推荐意见22:不推荐其他类型的金属支架用于PPC/WON的引流。

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85.7%


推荐意见23:目前无证据支持LAMS需联合塑料支架用于引流PPC/WON。

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96.6%


推荐意见24:LAMS若用于PPC/WON伴胰管离断综合征,建议拔除后替换成塑料支架,以保持受损胰管的持续引流,防止囊肿复发。

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89.7%


+

九、EUS引流术支架的并发症


推荐意见25:塑料支架引流PPC存在支架堵塞、移位及并发感染、出血等风险。

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96.6%


推荐意见26:LAMS有一定程度的并发出血风险,需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出血需紧急拔除支架,必要时行DSA止血或外科手术治疗。

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弱;共识水平:96.6%


推荐意见27:LAMS置入后若出现发热等感染表现,需行内镜直视下坏死组织清除术。

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弱;共识水平:93.1%



推荐意见28:LAMS的最佳拔除时机为3周~2个月,留置时间过长会导致支架包埋。

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

十、药物治疗及随访


推荐意见29:抑酸药及胰酶制剂可用于无症状、暂不需干预的PPC/WON维持治疗。

证据质量:C;推荐强度:弱;共识水平:82.8%



推荐意见30:PPC/WON经内镜或其他方式治疗后需密切随访,建议每隔3~6个月行影像学复查,必要时再次干预。

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弱;共识水平:100%


内容节选自《中国胰腺假性囊肿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22年)》


猜你想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