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国家癌症中心权威发布:35岁后,癌症发病率大幅上升!

2024-03-15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非原创

近期,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在《癌症科学进展》(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发布了2022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数据,并分析了2000-2018年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这也是目前关于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数据的最新、最具代表性的报告之一。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这份报告的部分重点内容。


新发病例数和发病率



报告指出,据测算2022年中国新发癌症约4824700例(男性2533900例,女性2290800例),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为201.61/10万人,男性年龄标准化发病(209.61/10万人)高于女性(197.03/10万)。


肺癌仍是第一大高发癌症,新发1060600例;其次分别为结直肠癌(517100例)、甲状腺癌(466100例)、肝癌(367700例)、胃癌(358700例),这5大癌症占到了新发癌症病例总数的57.42%

图片

▲2022年中国新发癌症情况(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男性中,新发病例数最多的前5大癌症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占男性新发癌症病例总数的65.05%


图片

▲2022年中国男性新发癌症情况(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女性中,最常见的新发癌症是肺癌,其次是乳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占女性新发癌症病例总数的63.75%


图片

▲2022年中国女性新发癌症情况(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从年龄上看,所有癌症的整体发病率在0-34岁的人群中相对较低,从35-39岁年龄组(125.24/10万)开始急剧增加,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1461.63/10万)。


另外,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之间也存在差异,在25-54岁年龄组中,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在60岁以上年龄组中则高于女性。


图片

▲2022年中国所有癌症年龄特异性发病率(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编译: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死亡人数和死亡率



2022年约有2574200人(男性1629300人,女性944900人)因癌症死亡,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为96.47/10万,男性年龄标准化死亡率(127.49/10万)高于女性(67.81/10万)。


肺癌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73300人因肺癌死亡,其次是肝癌(316500人)、胃癌(260400人)、结直肠癌(240000人)和食管癌(187500人),这5大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67.50%。需要警惕的是,尽管胰腺癌新发病例数(11.87万)不多,但导致的死亡人数(10.63万)却相对较多。

图片

▲2022年中国癌症死亡情况(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男性中,前5大癌症死亡原因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74.28%


图片

▲2022年中国男性癌症死亡情况(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女性中,前5大癌症死亡原因则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乳腺癌,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58.78%


图片

▲2022年中国女性癌症死亡情况(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从年龄上看,所有癌症的总体死亡率在40-44岁年龄组后明显上升,在85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死亡率为1449.71/10万。在4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癌症的总体死亡率高于女性

图片

▲2022年中国所有癌症年龄特异性死亡率(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编译: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



整体来看,在2000-2018年间,所有癌症的总体发病率增加,但死亡率有所下降


2000-2018年期间,所有癌症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每年显著增加约1.4%。不过,这种趋势在男性和女性中有很大区别


男性所有癌症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保持稳定。不过,一些特定类型的癌症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显著增长,如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分别以年均16.9%、7.0%和2.7%的速度增长。消化系统癌症,包括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则分别以每年3.5%、2.9%和2.3%的速度呈减少趋势


女性所有癌症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以年均2.6%的速度显著增加,这主要是由于甲状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上升有关,分别以年均15.7%和7.3%的速度增长。不过,宫颈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的年均增长速度已下降。


此外,女性子宫体癌、肺癌和乳腺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分别以年均3.4%、3.1%和3.1%的速度增长;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则以年均6.4%、2.8%和2.4%的速度下降。


癌症死亡率方面,2000-2018年期间,所有癌症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每年显著降低约1.3%(男性1.2%,女性1.3%),主要是由于食管癌(男性3.8%,女性6.2%)、胃癌(男性3.7%,女性4.3%)和肝癌(男性2.8%,女性3.3%)的降低。


然而在此期间,男性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以年均4.1%、1.2%和1.1%的速度增长;女性宫颈癌和卵巢癌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以年均5.1%和4.4%的速度增长。


如何降低患癌风险



报告最后指出,癌症仍然是中国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预估2022年新发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较前几年有所增加


新发患者数增加部分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因为年龄是癌症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另一部分原因是人们防癌意识提高,主动就医的人数增加,进而癌症检出率也在增加,如更多人进行了甲状腺超声检查。


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一大原因,这与中国较高的吸烟率有很大关系。在中国,大约24%的男性肺癌死亡和约4.8%的女性肺癌死亡都可归因于吸烟。


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显示,2007-2017年,全球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下降,达到19.2%;相比之下,2018年中国1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为26.6%,其中在公共区域暴露于二手烟的非吸烟者更是达到惊人的68.1%


癌症死亡率,尤其是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等消化系统癌症死亡率的下降,主要得益于上消化道癌症筛查。此外,控制危险因素的有效策略,包括减少暴露于幽门螺杆菌、乙肝和丙肝等传染性因子,控制烟草使用,减少饮酒,避免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食品,限制腌制蔬菜摄入,提高饮用水质量等,也有助于减少上消化道癌症负担。


在未来,应继续实施癌症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癌症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诊断和治疗方案标准化等,以显著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升健康水平,改善预期寿命。


对于个人来讲,又该做些什么降低患癌风险,或者患癌后该怎样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呢


世界癌症领域两大权威机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曾在饮食、营养和运动等生活方式方面提出十大建议,堪称是迄今为止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防癌建议。


不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的,能否长期坚持是健康生活方式防癌、抗癌的一个主要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美国癌症研究所发起了一项名为《10周健康挑战》(Healthy 10 Challenge)的计划,希望通过为期10周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每周克服不同的挑战,以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好地应对癌症


如果您不知该怎样通过生活方式预防癌症、不知如何开始并建立健康生活而苦恼,不如从美国癌症研究所的这份10周健康挑战开始。


来源:健康榨知机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