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新型抗癫痫药,使用时机及用法、用量全掌握

2023-06-18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原创
稀缺重磅活动,点击报名
8c1a578dd18f2fa334163138f4e54e5.jpg


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吴欣桐


内容提示

图片4.png

癫痫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首选。本文分享拉考沙胺、吡仑帕奈、醋酸艾司利卡西平、布瓦西坦、氨基甲酸酯、氛氟拉明、依维莫司、大麻二酚等的作用机制和用法、用量



癫痫(epilepsy)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癫痫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首选。自十九世纪60年代开始,抗癫痫药物就逐步用于控制患者的癫痫发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抗发作药物(anti-seizure medications,ASMs)也相继面世,主要包括:①传统作用靶点:包括拉考沙胺(Lacosamide,LCM)、吡仑帕奈(Perampanel,PER、BRV)、醋酸艾司利卡西平 (Eslicarbazepine acetate,ESL) 、布瓦西坦(Brivaracetam,BRV)、氨基甲酸酯(Cenobamate)等;②新的作用机制和靶点:如氛氟拉明(Fenfluramine) 、依维莫司(Everolimus)、大麻二酚(Cannabidiol)等。

拉考沙胺 (lacosamide,LCM)


LCM于 2008 年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和欧洲药物管理局 (EMA)批准用于4岁及以上癫痫患者的局灶起源伴/不伴双侧强直阵挛发作的单药和添加治疗,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


LCM是N-甲基-D-天冬氨酸 ( NMDA) 受体甘氨酸位点拮抗剂,可以选择性作用于慢钠离子通道,调节脑衰蛋白介导的调控蛋白-2 (CRMP-2) ,从而稳定神经元细胞膜的过度兴奋,抑制神经元放电,缩减通道的长时程有效性,缓解癫痫程度,抑制疾病发生。


17岁及以上患者及体重≥50 kg的儿童及青少年初始剂量为100 mg/d,每周增加100 mg/d,最大剂量为200~400 mg/d


与 LCM 相关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头晕、恶心和复视,而且呈剂量相关

吡仑帕奈(Perampanel,PER)

PER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和非竞争性的 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 (AMPA)受体拮抗剂,可抑制AMPA突触后膜,影响其活性,降低神经元放电;同时抑制AMPA受体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的作用,减少钙离子兴奋度,进而产生抗癫痫发作的作用。


PER在中国获准作为12岁及以上癫痫局灶起源伴/不伴双侧强直阵挛发作的添加治疗,有效率近60%。PER平均消除半衰期为105小时,可每日睡前服用一次,起始剂量为2 mg/d,最大剂量为12 mg/d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昏和嗜睡,对认知功能无影响,但在药物调整期和大剂量应用时密切关注精神行为的副作用。

醋酸艾司利卡西平 ( Eslicarbazepine acetate,ESL)

2009年EMA和2013年FDA分别批准ESL用于18岁以上成人局灶起源癫痫的添加治疗。ESL主要成分是卡马西平的活性代谢物和二苯并氮杂䓬类第三代药物S-利卡西平的前体药物,作用于电压门控Na+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当动作电位产生,电压门控 Na+通道转为失活状态,ESL与之结合,并阻止电压门控Na+通道恢复至静息状态,从而降低神经元兴奋性。ESL对持续不断的神经元放电情况具有预防和抑制作用。

布瓦西坦(Brivaracetam, BRV)

BRV布瓦西坦为左乙拉西坦 4-N-丙基衍生物,能够与中枢突触囊泡蛋白2A(SV2A)进行较强的选择性、可逆性结合,通过影响突触功能发挥抗癫痫作用;以及抑制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减少痫性放电的持续时间和频率,从而减少癫痫的发作。


临床试验表明可使癫痫部分性发作频率明显下降,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头晕和疲劳。原研药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

氨基甲酸酯(Cenobamate,CBM)

氨基甲酸酯已获FDA及EMA批准治疗成人癫痫患者局灶性发作,可强效抑制持续性钠电流,同时正向调节重组GABAA受体活性。推荐维持剂量为每日 200 mg,部分患者因为临床反应及药物耐受等方面的原因可能需要将剂量增加至每日最高剂量 400 mg。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眩晕、疲劳、复视和头痛等,也要警惕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药物反应(drug reaction with eosinophilia and systemic symptoms,DRESS)、QT 缩短和自杀行为。

依维莫司(Everolimus)

依维莫司是一种 mTOR受体阻断剂,曾泛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癌症以及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研究发现结节性硬化症患者TSC1/TSC2 基因突变导致mTOR受体通路活性增加,进而引起了细胞过度增殖,最终造成了纤维瘤、结节等病理改变。依维莫司可抑制神经元凋亡,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与苔藓纤维出芽等病理改变,从病因上进行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感染和消化道症状。

大麻二酚 (cannabidiol,CBD)

CBD 是大麻植物的一种化学成分,但与大麻的另一种化学成分四氢大麻酚不同,大麻二酚没有致幻作用。FDA于2018年批准CBD用于年龄在2岁及以上的 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和Dravet综合征(DS)患者治疗严重癫痫发作。CBD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据推测其抗惊厥作用可能通过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电压门控 K+ 通道、Na+ 通道以及GRP55介导。


推荐10 mg/(kg·d)作为维持剂量,必要时可以滴定至 20 mg/(kg·d)。常见的副作用有嗜睡、肝酶水平升高、食欲减退、腹泻、皮疹、疲倦、虚弱和不适、失眠、感染等。

其他

司替戊醇作为添加治疗用于Dravet综合征(婴儿肌阵挛性癫痫 )的孤儿药,能上调 GABA 能神经元活性而发挥抗癫痫作用。


氛氟拉明最早用作减肥药物,但后续研究发现其具有心脏毒性作用而退市,2020年和2022年相继被FDA批准用于2岁及以上患者与DS和LGS相关的癫痫发作。


布美他尼属于髓袢利尿药,能阻断神经元 NKCC1 共转运体,被认为可特异性抵抗未成熟脑癫痫,用于治疗新生儿癫痫;环氧化酶-2特异性抑制剂、神经-免疫亲和素、阿那白滞素、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米诺环素、他汀类药物、黄体酮衍生物、沙利度胺、孟鲁司特等都是将来可能用于癫痫治疗领域的新生代。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ASMs不断被研发。尽管新型药物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于癫痫患者的诊治仍需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则要积极联合癫痫内外儿科、精神科、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科和核医学等多学科进行术前评估,从而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幻灯片7.jpg



原创文章,转载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