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龛影:为球溃疡的直接征象。正位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的钡斑,周围常有一圈整齐的透光环。切面观呈突向腔外的锥形、乳头状或半圆形龛影。穿透性溃疡较大较深,巨大者可达2~3cm,可被误认为十二指肠球。
(2)球部变形:为球溃疡常见而重要的征象。常见的表现形式有:①球部局限切迹;②球部分叶状、“山”字状或花瓣状变形;③幽门管偏移及“假憩室”变形;④球部缩小或管状变形;⑤复杂变形。
(3)黏膜皱襞的改变:黏膜纹增粗、紊乱、变平或模糊。当溃疡伴纤维组织增生时,黏膜纹可呈放射状纠集。
(4)其它征象主要有:①激惹征;②球部局限压痛;③常伴胃窦炎、胃窦痉挛、幽门痉挛、胃分泌增加、潴留;④少数可出现贲门痉挛等反射性反应。
龛影是球部溃疡的直接征象,但由于痉挛、水肿等因素,显示率仅20%。而球部变形则成为诊断球溃疡的重要征象。
球变形的因素有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或两种并存:
①黏膜水肿;
②球部痉挛收缩;
③疤痕收缩;
④球部浆膜炎性粘连和牵拉。
本征是胃肠道炎症在钡餐或钡剂灌肠造影时一种动态观察的X线征象。激惹征象只能在透视下观察到。当钡剂到达病变肠管时,钡剂很快通过该段肠管而不停留,一旦充盈即迅速排空。此征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炎症,亦可见于肠结核和结肠炎。
激惹征出现的病理基础是由于钡剂到达病变段肠管时,对其产生刺激引起反射性痉挛所致。由于钡剂通过迅速,难以显示病变的本来面貌。
引起十二指肠狭窄的常见疾病除溃疡外,还有十二指肠结核、癌,胰头癌,此外还可见于胰腺炎、结肠癌的十二指肠内浸润,克罗恩病,环形胰腺等。
X线表现并发症有三方面:
①穿孔:有气腹表现;
②幽门梗阻:胃排空时间延长,胃内可见潴留液;
③瘘管形成:由于溃疡穿透邻近器官而形成瘘管,常见的有十二指肠一胆囊或胆总管瘘,X线表现胆囊或胆总管有充气征。在十二指肠造影检查时,钡剂通过瘘管进入相应管道而显影。十二指肠与空肠和结肠形成瘘管亦时有报道。
①胃性梗阻:系由胃窦部幽门前区或胃幽门狭窄的病变引起,可为良性病变(胃窦炎多见)。也可为恶性病变(胃癌多见),胃窦部幽门前区狭窄性病变胃癌占50%。
②十二指肠球性梗阻:为球变形狭窄所致,绝大多数为溃疡。一般来说服钡后4小时排出不到50%即可诊为幽门梗阻或半梗阻,如排出50%以上,但仍有排空受限表现,可诊为狭窄。6小时有20%尚未排空可诊断为梗阻。
对本病看法尚不一致,甚至有人反对作为单一疾病存在。十二指肠球炎和球溃疡的关系密切,两者互为因果,又可共同存在。十二指肠球炎X线表现黏膜纹增粗、紊乱,可呈网状黏膜增生。加压时形态尚可改变,细致检查无肯定的溃疡存在,球部常不能完全充盈,有激惹征和局部压痛。充盈时球轮廓稍毛糙,球内密度不均,但无固定畸形。
(1)壶腹癌、胰头癌:很早就可侵犯十二指肠内侧壁,致十二指肠圈扩大或(和)十二指肠肠壁双重阴影即双边征,典型者表现为反“3”字征,胃窦大弯受压称“垫征”,而十二指肠癌则很少出现。壶腹癌黄疸出现早。然而壶腹癌和胰头癌均可侵犯十二指肠黏膜,产生与十二指肠癌相同的X线表现而难以鉴别。
图4-9 十二指肠反“3”字征(细箭头)及“垫征”(粗箭头)
(2)十二指肠转移癌:其他器官或组织的恶性肿瘤可直接侵犯或转移到十二指肠及其淋巴结而产生黏膜破坏,X线表现类似原发性癌肿,但多查见原发灶。
(3)慢性特异性炎症:十二指肠结核较少见,表现为管腔狭窄、黏膜破坏、息肉样增生与溃疡。但溃疡型结核龛影常较浅小而且常有激惹征,结合临床不难鉴别。克罗恩病往往呈节段性,局限于十二指肠者,可类似弥漫浸润型癌肿的表现,需结合全身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4)十二指肠乳头水肿:正常乳头小于0.5cm×1.5cm,偶可大于1.3cm×3.0cm。乳头增大可能为水肿或癌肿浸润的结果。胆总管下端结石特别是嵌顿结石、胰腺炎、溃疡均可致乳头水肿增大,但表面光滑,附近肠黏膜正常;而肿瘤浸润引起的乳头增大表面不规则,附近肠黏膜破坏常见。ERCP检查对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5)大多数原发性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与十二指肠癌X线表现相似,鉴别较困难,需病理组织学诊断。
以上文字内容节选自《放射诊断要点与难点解析》(田军、孟庆学主编)
作者:田军
来源:熊猫放射
猜你想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