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研究展播|全程使用图像增强放大内镜模式,有效提高早癌诊断准确率

2024-04-0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成果全程使用图像增强放大内镜模式提高了早期癌症的诊断效率: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发表期刊:《消化内镜[Gastrointest Endosc,IF(2022):7.7]

通讯作者:柏健鹰

第一作者:江艾芮、文黎明、丁建伟、邹瑞政

主要作者单位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推荐理由


上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放大染色内镜的使用方式对早癌检出率的影响尚无定论。2023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柏健鹰教授团队携多家医院研究团队在Gastrointest Endosc杂志发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证实,常规使用放大染色内镜进行胃镜检查,可以提高上消化道早癌以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研究成果定义了能最大限度提高早期癌症诊断效率的放大染色内镜的使用方式。



研究解读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柏健鹰教授牵头联合我国6家医院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该研究成果已于2023年7月发表在《消化内镜》[Gastrointest Endosc,(IF:7.7)]杂志。


该研究设计基于真实临床操作方式选择,即是否全程使用图像增强放大内镜以及何时使用图像增强放大内镜才能最大限度提高上消化道早癌诊断效率,使其更具有实用价值及推广意义。


本研究于2022年2月14日至2022年7月30日在中国6家医院开展了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平行(1:1:1)对照试验。招募了符合条件、年龄≥18岁且正在接受门诊胃镜检查的患者共5100例,参与者被以1:1:1比例随机分配到全程使用图像增强放大内镜组、不使用图像增强放大内镜(o-WLE)组和按需要使用图像增强放大内镜(n-MIEE)组(先使用WLE进行检查,必要时再切换至另一条图像增强放大内镜)。对所有可疑病变进行活检取样,未发现可疑病变者在胃窦小弯侧(胃癌高发区)进行活检。评价指标为这三种内镜使用模式下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和阳性预测值(PPV)。


结果显示,o-MIEE组、o-WLE组和n-MIEE组的早癌检出率分别为1.51%,0.21%和0.43%(P<0.001)。o-MIEE组早癌PPV为63.04%,高于o-WLE组的33.33%和n-MIEE组的38.1%(P=0.062)。癌前病变PPV也有相同趋势(o-MIEE组36.67%,o-WLE组为10.00%,n-MIEE组为21.74%)。


研究结果表明,全程使用图像增强放大内镜模式对于上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效率有显著提高,可以用于机会性筛查。研究成果打破了对于放大增强内镜使用时机的常规认知,有望改写国际常规放大内镜指南。



专家点评


柏健鹰教授:上消化道癌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使其成为全球性的健康威胁。晚期食管癌5年生存率<20%,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不足5%。早诊早治可将5年生存率提高到99%以上,对于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降低医疗及社会经济负担至关重要。


白光内镜机会性筛查是上消化道早癌诊断的重要方式。图像增强放大内镜通过利用光学滤光片和()图像预处理技术结合80~100倍的放大成像技术,实现对消化道黏膜表面微血管以及微结构的可视化,是上消化道早癌诊断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目前MIEE并未得到广泛推广,从而导致了MIEE内镜使用方式上的差异。对于是否使用MIEE以及使用MIEE的时机(常规使用MIEE/在有可疑病变时再换用另一条MIEE进行检查)目前尚无定论,不同的内镜选择和使用方式是否影响上消化道早期癌的检出率亦无人研究。


因此,为寻求在可操作性基础上最合适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上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效率的MIEE使用方式,本团队联合多家医院,以临床实际操作为出发点,大胆设想,小心求证,设计并进行了此次多中心研究,最终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领域空白,推动早诊早治的步伐向前迈进一大步。



创新背后


图像增强放大内镜的出现标志着内镜下疾病诊治进入了更精细化的时代,于消化道癌的早诊早治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作为开展上消化道早癌诊断的领头单位,在技术及硬件设备上拥有一定优势,在早癌诊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近6年来诊断早癌超4千例,连续6年稳居重庆第一。

但我国消化道癌的早期诊断率不足15%,随着早癌巡讲及相关培训班的举办,内镜医师对早癌诊断的意识明显提高,但周边医院的早癌诊断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为寻找背后的原因,我们对硬件设施配备、内镜医师水平等因素做了相关调查。调查显示,由于不同医院图像增强放大内镜的配比不同,内镜医生的操作方式也有相应的偏好。对于有足够数量图像增强放大内镜的医院,内镜医生通常会选择常规使用图像增强放大内镜进行检查而图像增强放大内镜相对短缺的医院,内镜医生会选择先使用白光内镜进行检查,如果有发现可疑病变,再考虑更换另一条有放大图像增强功能的内镜进行精查而对于没有图像增强放大内镜的基层医院,内镜医生则没有选择余地,只能使用白光内镜进行检查。由此我们提出疑问,不同的内镜使用方式是否对早癌的诊断率有影响。


结合我中心既往的回顾性数据分析研究(《局解手术学》,2022;31:813-7.),经过细致的商讨,基于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痛点,通过对比三种内镜检查模式对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阳性预测值等指标,证实了常规使用图像增强放大内镜检查的模式可提高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可将其用于机会性筛查。



作者介绍


通讯作者
柏健鹰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常委、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学组组长

中华消化内镜分会NOTES学组副组长、隧道内镜协作组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第一作者
江艾芮

陆军军医大学医学硕士在读,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重庆市医学会会员,重庆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早癌学会委员。

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以协同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4篇。


第一作者
文黎明

四川绵阳市四〇四医院消化内科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胰腺疾病协作组委员、中国老年消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消化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整合医学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内镜技术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内镜技术协会微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研究会消化及消化内镜协同创新副会长、四川省生物信息学会智慧内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西南ERCP协作组副组长、四川省内科专委会常委、四川省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委、四川省消化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绵阳市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绵阳市消化疾病质量控制分中心主任。


第一作者
丁建伟

副主任医师,铜梁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支部书记,胃肠镜室负责人。

重庆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小肠疾病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静脉曲张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内镜治疗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内痔学组委员。

获第三届青年导师杯消化道早癌技能实战大赛渝西赛区二等奖。


第一作者
邹瑞政

两江新区消化内科主任,学重点学科负责人、重庆市医疗特色专科(消化内科)带头人,人大代表。从医40多年。

重庆市消化病及消化内镜专委会常委,市医院管理协会消化专委会常委,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委会委员,重庆司法鉴定专家组成员。

完成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课题1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团队介绍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消化内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军队重点临床专科、国家消化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重庆市消化内科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科、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医师培训中心重庆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ESD医师培训中心、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无痛内镜培训基地、国家和军队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单位、全国炎症性肠病(IBD)诊疗区域中心、重庆市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会长单位、连续七年复旦排行榜最佳专科提名学科。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百余名,其中医疗35名,专职科研12名,教授8名,副教授16名,博导5名,硕导8名,在读博、硕士研究生50余名。科室编制床位百余张(其中GICU病床11张,负压病床2张),年门诊量18万余人次、年收治病人7600余人次、年消化内镜诊疗6万余人次、年内镜微创手术6000余例次、年血管介入500余例次。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