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定义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角/结膜炎是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
病因
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治疗管理
1. 当高度怀疑或累及角膜时需进行治疗。药物包括局部0.15%更昔洛韦眼用制剂。
2. 仅口服抗病毒药不足以控制单纯疱疹病毒角/结膜炎的进展,需加用局部抗病毒治疗。低剂量口服抗病毒药可长期预防复发性HSV角/结膜炎。口服的抗病毒药有阿昔洛韦(200~400 mg,5次/d)、泛昔洛韦(250 mg,2次/d)或伐昔洛韦(500 mg, 2~3次/d)。
3.眼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加重HSV感染,应避免使用。
4.抗菌药物治疗对单纯疱疹病毒结膜炎无效。
5.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病死率高,预后差,对新生儿有极大危害性。因此新生儿感染时需立即咨询儿科医生。
案例
【处方描述】
性别:男 年龄:50岁
临床诊断:双眼病毒性角膜炎。
处方内容:
阿昔洛韦滴眼液 1支 每日4次(q.i.d.) 双眼(o.u.)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1支 q.i.d. o.u.
【处方问题】
用法、用量不适宜: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使用次数过于频繁。
【机制分析】
阿昔洛韦能被病毒编码的胸苷激酶(TK)磷酸化为单磷酸无环鸟苷,后者再通过细胞酶的催化形成二磷酸、三磷酸无环鸟苷。三磷酸无环鸟苷是单纯疱疹病毒DNA聚合酶的强抑制剂,它作为病毒DNA聚合酶的底物与酶结合并掺入病毒DNA中去,因而终止病毒DNA的合成。阿昔洛韦对1型、2型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有效,对EB(Epstein-Barr)病毒及巨细胞病毒作用较弱。
更昔洛韦作用机制与阿昔洛韦类似,最终以三磷酸更昔洛韦发挥作用,终止病毒DNA的合成。更昔洛韦对巨细胞病毒作用最强,对疱疹病毒具有广谱抑制作用,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EB病毒也有效。
本处方中阿昔洛韦联合更昔洛韦,两者作用机制相似,使用频次相同没有必要,可以改为晚上使用更昔洛韦凝胶。故本处方属于用法、用量不适宜。
【干预建议】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频次改为每晚睡前一次(q.n.)。
来源:人卫药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