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胡发云等
比较直接抽吸取栓术(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pass technique,ADAPT)与机械支架取栓术治 疗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回顾性纳入2019年3-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收治的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根据采用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DAPT组和支架组。血管成功再通定义为血流mTICI≥2b级,治疗技术相关指标为穿刺-血管再通时间、一次完全再通比例、一次完全再通手术时间、全部闭塞血管再通比例;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90 d预后良好(mRS≤2分)比例;主要安全性评价指标为术中血栓逃逸与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
本研究最终纳入106例患者,年龄24~90岁,平均69.6±13.5岁,男性51例(48.1%);其中 ADAPT组46例,支架组60例。
ADAPT组中43例(93.5%)患者实现全部闭塞血管再通;支架组中52例 (86.7%)患者实现全部闭塞血管再通。
ADAPT组穿刺-血管再通时间短于支架组[52.5(31.5~87.7)min vs 64.0(51.0~98.7)min,P=0.036];一次完全再通时间短于支架组(37.2±12.4 min vs 59.5±21.4 min, P<0.001);两组一次完全再通、全部闭塞血管再通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DAPT组90 d预后良好患者比例高于支架组(63.0% vs 36.7%,P=0.007);两组术中血栓逃逸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支架组比较,采用ADAPT技术较支架取栓治疗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患者临床预后更佳。
来源:简能日, 周轩, 罗一纯, 高荣慧, 胡航佳, 胡发云. 直接抽吸取栓术与机械支架取栓术在急性颅内血管闭塞中的疗效对比[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6): 585-58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