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直接抽吸、机械支架取栓,哪个更佳?

2021-09-21作者:论坛报沐雨论著
脑血管病非原创

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胡发云等


目的

比较直接抽吸取栓术(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pass technique,ADAPT)与机械支架取栓术治 疗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3-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收治的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根据采用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DAPT组和支架组。血管成功再通定义为血流mTICI≥2b级,治疗技术相关指标为穿刺-血管再通时间、一次完全再通比例、一次完全再通手术时间、全部闭塞血管再通比例;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90 d预后良好(mRS≤2分)比例;主要安全性评价指标为术中血栓逃逸与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 

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06例患者,年龄24~90岁,平均69.6±13.5岁,男性51例(48.1%);其中 ADAPT组46例,支架组60例。


ADAPT组中43例(93.5%)患者实现全部闭塞血管再通;支架组中52例 (86.7%)患者实现全部闭塞血管再通。


ADAPT组穿刺-血管再通时间短于支架组[52.5(31.5~87.7)min vs 64.0(51.0~98.7)min,P=0.036];一次完全再通时间短于支架组(37.2±12.4 min vs 59.5±21.4 min, P<0.001);两组一次完全再通、全部闭塞血管再通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DAPT组90 d预后良好患者比例高于支架组(63.0% vs 36.7%,P=0.007);两组术中血栓逃逸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微信截图_20210908105048.png


结论

与支架组比较,采用ADAPT技术较支架取栓治疗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患者临床预后更佳。


来源:简能日, 周轩, 罗一纯, 高荣慧, 胡航佳, 胡发云. 直接抽吸取栓术与机械支架取栓术在急性颅内血管闭塞中的疗效对比[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6): 585-589.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