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出发
“张姐,我这会儿要去乡镇。”
“好嘞,我马上到!”
我之前跟小代医生说过要跟他一起去乡镇拍点照片,都过了这么久,他居然还一直记着。小代是我们医院的骨科医生,之前就听同事说过,他经常往一个山清水秀的乡镇跑。我很好奇,小代工作那么忙,咋还抽得出时间跑乡镇?又没有亲戚,他去干啥?看风景?也许还带着想一探究竟的念头,我和小代一起出发去他常去的乡镇。
初春的太阳很暖,细碎的光洒在地上,我们像行驶在一条“金色”的大道上。此刻,我坐在车里,通过小小的一方玻璃看到车窗外的风景,这是一段充满幻想的路程,一排又一排的树和房子快速地消失在车子后面,抬头望向天窗,蓝天白云漫过头顶,这时会感觉有一种安定和淡淡的惬意;这也是一段充满诗意的路程,那些黄的、粉的、白的彩色油菜花恬静地铺满层层梯田,打开车窗就能闻到花的香气,似乎也能听见花开的声音。
到达
随着车速减慢到停住,我那缥缈的思绪慢慢也被拉了回来。
一位早就在这里等候的中年男子立即迎上前来跟小代医生打招呼:“代老师,您来啦!”
“嗯嗯,我们进去吧。”
我以为小代医生是出来看风景的,他却把车开到了卫生院门口。我好奇地问小代医生:“来卫生院干啥呢?”
他说:“换药。”
“给谁换?”我又问。
“他呀,去年9月份在我们医院做的手术。”小代医生指了一下门口等候的中年男子。
我看了一眼那位中年男子,他红光满面,那么健康,根本看不出来身体哪里有问题。“都出院那么久了,你还专程跑这么远来为他换药?你咋不让当地医生给他换呢?”
面对我接二连三的疑问,小代医生淡定地说:“其实手术很成功,但他体质有点特殊,最外面的皮肤一直长不好。他是我的病人,让别人给他换,我有点不放心。”说完这话,他再看着那位中年男子,淡淡地笑了笑。
我瞬间联想到了“医者仁心”这四个字。我们在卫生院门口拿出手机出示绿码、扫场所码、再出示行程码。这时,门口分诊处的大姐笑眯眯地打招呼:“小代医生,你又来给患者换药了啊?快进去吧!”
俨然,小代医生已经是这里的老熟人了。
小代医生带着中年男子熟门熟路地走到一间诊室。诊室不大,中间挂了一大块蓝色窗帘,挨着墙边摆放了一组不锈钢柜子,里面有敷料和换药包等医用物品。诊室的医生看到小代医生来了,立即起身招呼着,并吩咐中年男子:“您先躺在那里吧,我把烤火炉给您打开哈。”朝着诊室医生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窗帘背后隔出来的一隅就是换药室,还有一张斜放的换药床。
只见中年男子将外裤脱掉一截露出左边髋关节处斜躺在换药床上,小代医生把他伤口处的敷料揭开后,中年男子立即拿出手机朝伤口处拍了一张照片。我猜他是准备用来作对比的吧。
小代医生熟练地打开换药包,碘伏消毒后,用镊子去掉坏死的皮肤,露出“新鲜”的组织,再次消毒后,挤了一些医用凝胶在新肉上面,再覆盖两层敷料,最后用胶布粘贴。整个换药过程快速、细致、干练,用时非常短。我看中年男子没出现什么痛苦的表情,换完药后他立即下床,跟小代医生道了声“谢谢”,随即就离开了诊室。
小代医生熟练地进行了手卫生,正准备脱掉手套时,诊室来了一位70岁左右的阿姨,她的右足拇趾患了甲沟炎,发炎肿胀疼痛得厉害,已经影响了正常行走,便来到卫生院治疗。她听说刚刚从县城来了位医生,便想请这位医生帮忙看看。小代医生初步检查了一下,跟这位阿姨作了简洁明了的沟通,“这是小问题,半小时内就可以解决。”阿姨问:“会不会很痛啊?”“要打麻药针的,不会太痛。”小代医生吩咐诊室医生准备给阿姨打麻药针,还不忘跟阿姨说:“要给您打麻药了,稍微有点痛,您忍忍哦。”
“好的好的。”话音刚落,这位阿姨像小孩子一样,赶忙用双手紧紧捂住眼睛,不敢看打麻药的针。
稍等片刻,诊室医生用镊子在阿姨的右足拇趾方圆2厘米处点击:“这里有感觉没?这里呢?还有这里呢?”
“没有没有。”阿姨仍然捂住眼睛回答。
手术开始了,小代医生戴好医用手套、打开换药包、碘伏消毒、铺巾、取出一根橡皮筋在右足拇趾根处紧紧缠绕了一圈固定后,用止血钳固定好手术巾。用手术刀在甲沟处划了一刀,诊室医生赶紧用敷料按压止血,紧接着,小代医生用剪刀快速地把甲沟处长出来的多余的肉用力剪掉。那是一坨本不该长出来的肉。
手术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这个过程中,小代医生一边手术,一边给诊室医生讲解手术步骤及注意事项。包扎完毕后,小代医生说:“阿姨,您可以下床了。”阿姨将信将疑地把捂住眼睛的手缓缓放下,看到自己的右足拇趾已包扎好,说道:“这么快就做完啦?简直没啥感觉呢,感谢感谢!”
返程
返程的路上,小代医生跟我说,今天这位中年男子再换两次药也就痊愈了。还提起他在去年的9月之前,每周都要坚持跑一趟江油,给一位80多岁的褥疮病人换药,直到老人去世。这件事我之前也听说过,当时还以为他活得潇洒,每周都出去游玩。原来,他是为了方便患者,去提供医疗服务的。
小结
小代医生从医10余年,怀着对事业的热爱、怀着对故乡的浓浓情意、怀着对久患病痛患者的怜悯,他践行着救死扶伤的诺言,把浓浓深情融入每一位患者的心田,他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将“一切为了患者”作为一生的追求。
作者: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 张文莉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在全国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在报纸及融媒体平台开设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专栏,专栏分为医院党建专家论坛及医院文化、和谐医患故事三部分。
和谐医患故事专栏将围绕医患沟通、智慧患者服务及患者安全管理等主题,讲述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行动上的实践案例和感人故事,让医生掌握医患沟通的艺术,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弘扬尊医重卫的社会正能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