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图片,进入病例专区↑↑
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及时了解血糖水平,指导医生调整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血糖监测,有10个小细节要注意。
按需校准血糖仪
新买的血糖仪、每次启用新的试纸条及血糖仪更换电池后,都应用随血糖仪所带的质控液进行仪器校正,当怀疑血糖仪不准确时,应随时进行仪器校准。
核对试纸条码及有效期
测试前应该检查血糖仪的状态是否良好,试纸条的有效期及条码是否符合,保存状态是否良好,校准液是否在有效期内,并将血糖仪、血糖试纸、采血器等存放在干燥清洁处。
采血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采血前,可用肥皂和温水将手(尤其是采血部位如指腹侧面)洗干净,并用干净的餐巾纸或棉球擦干。
注意:不能用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血糖仪的测试原理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发生酶促反应,产生电信号或颜色反应,通过测定产生的电信号或颜色变化来反映血糖浓度。而碘会与试纸中的葡萄糖氧化酶发生反应,产生电流,而且碘本身有颜色,无论是电化学法还是光化学法的血糖仪,碘均能干扰血糖的测定。
采血方法要正确
采血部位一般采用中指或无名指指尖两侧,采血前可以将手臂下垂,待指尖充血后再采血,切勿挤压手指来获得血样,否则组织间液进入会稀释血样而干扰血糖测试结果。
采血后应尽快足量地将血液滴加在试纸上防止血液蒸发或血量不足对结果造成影响。
记录血糖测试结果
除了记录血糖测试结果之外,同时要详细记录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用以评价血糖控制趋势及药物、饮食和运动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监测频率要因人而异
关于监测频率,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给予患者建议。
糖尿病患者要明确自己目前的治疗方案,是注射胰岛素还是口服药物治疗。如果是注射胰岛素,一天打几针,打什么剂型也要心中有数。
对于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比如睡前一次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可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每2~4周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包括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共5个时间点的血糖谱。
对于接受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每周监测3天的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其他同前。
对于非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一般可每1~2周抽查3天的血糖,比如周一监测早餐前后血糖,周三监测午餐前后血糖,周六监测晚餐前后血糖,以了解饮食和相关治疗措施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常查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白蛋白
除了自我血糖监测以外,糖尿病患者应坚持至门诊随访,每3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长期血糖控制最重要的评估指标,也是临床决定是否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
除了糖化血红蛋白外,也可以检测糖化白蛋白,可以反映采血检测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其在了解相对短时间的血糖水平,如评价降糖方案是否合适、识别应激性高血糖、针对特殊人群(孕妇及肾功能衰竭)的血糖评估时具备显著优势。
测定血糖要守时
空腹指至少8小时不进食,但空腹时间也不宜过长,12~14小时为宜。
需要说明的是,空腹抽血的空腹不是不能吃任何食物的意思,可以饮水,如果有高血压等疾病,服用降压药也是完全可以的,不影响血糖的测定。
如果空腹时间超过14小时,往往会因过度饥饿,致使身体的生理和代谢活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血糖测定的准确性。
在长期不进食的时候,肝脏为了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会把储备在肝脏的糖分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液中的糖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所以这时的血糖水平不是真正的空腹血糖。因此,测空腹血糖最好是早晨测,不要饿肚子时间太长。
如果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应以进食第一口饭开始看表计时,2小时后抽血。
很多患者往往认为是吃完饭以后开始看表计时,餐后血糖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所以如果时间计算错误,也不会获得真正的餐后血糖结果。
THE END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整理自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河南疾控和人卫健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