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华海清教授:疫情之下,如何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2020-03-04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

在新华社2月18日广东省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等专家提出,应重视中医中药在防控新冠肺炎中的作用。次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以下简称《方案》)中,也进一步强调了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价值,提出无论轻型、重型病例还是恢复期患者,都应该采用中医中药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中医药治疗,并发挥其应有作用,肿瘤患者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本报特邀请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华海清教授为读者解答。

新冠肺炎简介

概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由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已发现的冠状病毒有七种,其中229E、NL63、OC43、HKU1 四种病毒可引起普通感冒;SARS-CoV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曾于2003年在我国流行;MERS-CoV则可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2012年在中东地区流行;这次新发现的SARS-CoV-2传染性更强,波及人数远超上述两种病毒。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卫健委)3月1日最新数据,我国确诊病例已达80026例,给我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特点

新冠肺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3~7天;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可能。临床表现初期主要为发热、乏力或呼吸道症状,轻症者也可无症状,少数可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炎症。确诊主要依靠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或基因测序与新冠病毒高度同源。

治疗

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但治疗十分棘手,目前无特效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预后较差,重症患者会因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中医对新冠肺炎的认识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疫”病范畴,发病与感受疫戾之气有关。武汉地处长江中游,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气候总体偏湿,时值冬令,反常气候,极易导致瘟疫流行。本病发于冬末初春,寒湿当道,易与疫戾之气相参,发为 “寒疫“、”湿疫”。病发在冬春之交,正值阳气上升之际,故病发后寒湿疫毒很快郁而化热,病变由表传肺,出现热毒壅肺或闭肺,甚则出现气营或气血两燔之证;脾主湿,寒湿疫毒困脾,易出现脾运失健表现。如疫毒进一步深入,则可逆传心包,出现内闭外脱等危证;如正胜邪退,则病变进入恢复期,出现肺脾两虚,病情逐渐康复。

总之,本病因感受寒湿疫毒之气,进而热化,循温病卫气营血规律传变,病位主要在肺、脾,重症可逆传心包,最后导致内闭外脱而死亡。

新冠肺炎的中医药治疗

新冠肺炎由于分期不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当根据不同病机辨证论治。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医学观察期

由于病变还处于发病初期,属于疑似病例,患者症状一般较轻浅,《方案》推荐可选用中成药辩证治疗。如乏力伴胃肠不适,可选用藿香正气胶囊等;乏力伴发热,则可选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等。

临床治疗期

确诊病例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恢复期,各型症候各不相同。轻型常见证型为寒湿郁肺和湿热藴肺,普通型以湿毒郁肺和寒湿阻肺为常见;重型常见疫毒闭肺和气营两燔等证,危重型则以内闭外脱证为主要表现;恢复期以肺脾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尤为多见,临床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辨证施治。

由于新冠肺炎基本病机与疫毒阻肺或闭肺有关,因此《方案》推荐经过临床验证获得较好疗效的清肺排毒汤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即使危重型患者也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清肺排毒汤来源于中医经典方剂组合,包括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等,性味平和。该方具有疏表化湿、清肺解毒,止咳定喘等作用。具体药物为:麻黄9 g,炙甘草6 g,杏仁9 g,生石膏15~30 g(先煎),桂枝9 g,泽泻9 g,猪苓9 g,白术9 g,茯苓15 g,柴胡16 g,黄芩6 g,姜半夏9 g,生姜9 g,紫菀9 g,冬花9 g,射干9 g,细 辛6 g,山药12 g,枳实6 g,陈皮6 g,藿香9 g。由于新冠肺炎病情复杂,临床不能机械照搬本方,可以本方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加减应用。对于恢复期患者,本方并不适宜,可选用参苓白术散或沙参麦冬汤等加减治疗。 

中医药在新冠肺炎中实际作用

  从2019年12月26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张继先医生接诊首批4例患者,到2020年2月6日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使用清肺排毒汤,这是中医药在临床推广过程中十分艰难的时期。尽管抗击SARS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医药对于这类病毒性疾病有确切疗效,但疫情初期中医药实际介入治疗的患者很少,应用情况不尽人意。清肺排毒汤的良好疗效使人们对中医药又一次刮目相看。研究显示,有10个省57个定点医疗机构的701例确诊病例使用了清肺排毒汤,其中130例治愈出院,51例症状消失,268例症状改善,212例症状平稳没有加重。对有详细病例信息的351例病例分析发现,在服用清肺排毒汤前,112例体温超过37.3℃,服药一天后51.8%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服药六天后,94.6%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214例患者伴有咳嗽症状,服药1天以后,46.7%的患者咳嗽症状消失;服药6天后80.6%的患者咳嗽症状消失。该方同时对乏力、纳差、咽痛等其他症状也有明确疗效。在这351例患者中,轻型、普通型患者没有一例转为重型或者危重型;22例重症患者中有3例治愈出院,8例转为普通型;共有46例治愈出院。以上数据显示,清肺排毒汤对新冠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救治前景。实践再一次证明了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疗效,目前中医药已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重要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取得了巨大成功。

恶性肿瘤患者在疫情下需要注意的问题

疫情下,肿瘤患者感染风险更高,感染后出现危重症或死亡风险更大,预后更差,如何更好地防护自己,又不耽搁肿瘤治疗,亟待科学处理。以下是临床碰到的常见问题,在此简要回答以供患者参考。

1、正在接受放化疗,推迟治疗是否会影响疗效?

手术后辅助化疗,一般3~4周后开始化疗,适当推迟1~2周,一般不会影响疗效。正在接受姑息化疗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推迟。年老体弱者可以适当降低剂量或延长化疗周期。减少门诊化疗,以避免骨髓抑制等带来的风险。需要接受放疗的病人,除非有放疗急诊适应指征,如急性上腔静脉综合征等,否则可以适当推迟。除非必要,不建议做同步放化疗。

2、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中,推迟治疗影响疗效吗?

分子靶向药物(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分为静脉和口服两种。注射剂应根据肿瘤本身的情况而定,如乳腺癌术后用曲妥珠单抗,疗程之间适当延长不会有太大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本身起效慢,适当延长应用时间也是可以的,如肝癌PD-1单抗2周用推迟到3周用一次,不会影响疗效。口服靶向药物,因在家里服用,可以按常规疗程服用。

3、中医药治疗中,因疫情无法就医怎么办?

肿瘤中药方一般2~4周复诊一次,如果是术后辅助治疗,预防复发转移,无特殊情况,可用原方去当地医院或药店续方,继续服用1~2个月。如服用中药是控制肿瘤发展的,服用中药后症情平稳,可继续用原方服用;如病情有变化,则需要调整处方,去当地请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就诊。服用中药期间,如出现明显副作用,建议暂时停服,并联系医生复诊。

4、已到复查时间不能来复查,怎么办?

如果是手术后常规随访复查,可以推迟1~2个月。如果是正在接受治疗,需通过CT等评估决定下一疗程治疗的,除非治疗的是很敏感的肿瘤,如小细胞肺癌、淋巴瘤等,一般适当推迟,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病情发生明显加重或恶化,则可以去当地医院及时就诊,以防贻误治疗。如是治疗疗程已结束,不再进行治疗的患者,可以适当推迟复查。

5、临床突然出现急性腹痛、腹泻等急症,怎么办?

查明发生的原因,如是一般的胃肠炎,可以按胃肠炎适当处理;但如是腹膜炎或不清楚原因,建议立即去当地医院诊治,切不可拖延。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情况,并有外出与密切人群接触的病史,一定要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新冠肺炎的预防

对于中药能否预防新冠肺炎,讨论甚多,就研究情况来看,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中药能预防新冠肺炎。但对于平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亚健康状态或本来机体就有疾病、痰湿等邪气内阻者,服用中药可能对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改善机体内环境、畅通气血运行有一定帮助作用,有利于抵挡病毒侵犯或进入体内后发病,但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需要请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开中药处方;不能千人一方,要做到因人而异;不要胡乱服用补药,如须服用,必须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千万不要相信有神方能预防。真正能预防的方法,并不是药物,而是日常生活行为,可将其总结为十诀,“少外出, 戴口罩, 勤洗手 ,富营养, 保睡眠, 适锻炼, 调心理, 多通风, 勤消毒, 早隔离”。掌握了这十诀,新冠病毒就无从下手。新冠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知而不能科学防控。我们相信,随着对疾病认识不断深入,一定会研究出对付新冠肺炎的方法和药物,并最终战胜它。

本文经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华海清教授修订并审核

整理 | 郝冉(中国医学论坛报)

无标题.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