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4月11—13日,2025年胰岛代谢学术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围绕胰岛代谢与免疫、胰岛功能和交流等内容,密切结合胰岛相关的免疫和代谢科学问题、临床问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充分交流讨论,以提高胰岛、免疫、代谢相关科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技术水平。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赵家军教授深入剖析并阐释了“为什么腰高比是评价肥胖相关疾病的最佳指标”这一关键问题,为广大与会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学术与临床双重启迪。
报告指出,腰高比在评估肥胖相关疾病时相关程度最强;识别疾病数量最多,灵敏度、特异度最高;腰高比弥补了体质指数评估肥胖相关疾病的不足。因此,腰高比是评估肥胖相关疾病的最优身体测量指标。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专家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名医联盟主席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副总编
发表论文600余篇,被SCI收录300余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Cell Metabolism、Nature Metabolism、Cell Research、Hepat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等,其中4篇被F1000推荐;组织、参与编写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60余项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吴-杨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7项,转化4项
主持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7项
主编《内分泌疾病与脂代谢异常》和《系统内分泌学》,主译《成人及儿童内分泌学》,教育部统编教材《内科学》编委
目前,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患病率已超过50%,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1%。
肥胖症机制复杂,可引发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失调、高血压、脂质异位沉积等问题,并通过分泌炎性脂肪因子、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以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机制导致多种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如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肿瘤等。
常用身体测量指标包括:
体质指数(BMI),即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
体脂率(BFP)
腰围(WC)
腰高比 (WHtR):腰围/身高
腰臀比 (WHR): 腰围/臀围
其中,体质指数和体脂率常用于评估全身性肥胖;腰围、腰高比和腰臀比常用于评估中心性肥胖。
BMI是最常用的评估肥胖的指标,能便捷识别肥胖症个体,但存在明显缺点:① 不能直接测量脂肪含量;② 不能反映脂肪分布情况;③ 不能良好判别疾病高风险个体。
据调查,正常BMI且体脂率升高(假瘦)人群占比5.1%;而BMI升高但体脂率正常(假胖)人群占比15.8%,说明BMI不能准确评估肥胖,同时这部分人群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如何呢?
研究显示,腰高比在肥胖相关疾病表现出最强的相关性;其次为腰围、腰臀比、体脂率、BMI。女性群体中腰高比与肥胖相关疾病的相关程度强于男性群体。
腰高比是识别肥胖相关疾病数量最多的指标。具体来说,腰高比在识别肥胖相关疾病数量上明显优于全身性肥胖指标(BMI和体脂率);在评估中心性肥胖中,随着风险比的增加,腰高比的识别能力更加突出;依据识别肥胖相关疾病数量方面评估,腰高比最为显著。
同时,腰高比还是诊断肥胖相关疾病灵敏度、特异度最高的指标。
此外,腰高比弥补体质指数评估肥胖相关疾病的不足。研究显示,正常BMI高WHtR组26种肥胖相关疾病发生风险增加,显著高于高BMI正常WHtR组。
2024年,《自然·医学》发布的文章“A new framework for the diagnosis, staging and management of obesity in adults”提出:BMI≥30 kg/m2或BMI≥25 kg/m2和WHtR≥0.5同时存在时,均考虑诊断肥胖并及时干预,以预防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
2025年,《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表的文章“Defini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clinical obesity”明确了评估过量脂肪的标准:
腰围/腰臀比/腰高比三项中至少一项超标+BMI超标;
腰围/腰臀比/腰高比三项中至少两项超标;
直接测量脂肪含量,如DEXA、MRI等。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夏天现场报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