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孙剑教授:我国乙肝和丙肝的流行病学数据一览

2019-06-30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病毒性肝炎

6月21~23日,由国际肝脏研究学会(IASL)主办、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CFHPC)和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CISTE)承办的第一届国际肝脏研究学会年会(1st IASL-CFHPC Congress)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大会是我国肝病界继2017年亚太肝病学年会,2018年亚太肝脏研究学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肝脏免疫专题会议,2018、2019中美肝病学院后的又一次国际学术盛会。在前沿讲座专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孙剑教授分享了我国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报告摘要整理如下。

现场照.jpg

聚焦乙型肝炎

  • 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是减少新发感染的关键措施

目前,病毒性肝炎仍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负担。据估计,全球每年因急性感染以及肝炎相关的肝癌和肝硬化导致的患者死亡人数达140万例,这一数据堪比艾滋病病毒和结核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其中,47%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造成,48%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造成的,其余部分则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造成。

近年来,我国在乙肝防控领域取得很大成效,乙肝疫苗的接种,使得我国从过去乙肝高流行区降至现在的低流行区。2014年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感染率降至0.32%。但是我国人群基线大,乙肝相关肝病的疾病负担依然较重。

2.jpg

消除乙肝最关键的环节是阻断母婴传播,早在2015年,“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即“小贝壳”项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启动,该项目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指导,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团队开展实施。随着项目的开展,乙肝母婴阻断工作取得不断进展,第一阶段研究结果显示,乙肝核心抗原(HBeAg)阳性孕妇乙肝母婴传播率由8%降至0.88%,有效地控制了乙肝母婴传播。同时项目组于2018年发布了《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该流程涵盖乙肝母婴阻断的十个关键环节,包括筛查、妊娠期管理、停药时机、母乳喂养、婴儿乙肝免疫接种效果评价等,对乙肝母婴阻断的规范化管理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得到了国内外广泛认可。

3.jpg

  • 乙肝基因型分布具有显著地域特点,且与治疗应答有关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乙肝患者基因型主要以B型和C型为主,但不同地区的基因型也有差异,南方地区主要以B型为主,北方以C型为主,西部地区还有D型和C/D杂合基因型存在。具体分析基因亚型分布,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广东地区以C1亚型为主,北方地区以C2亚型较多。

4.jpg

5.jpg

不同的基因型或基因亚型可能会影响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既往研究已经证明,基因A型和基因B型对干扰素治疗应答较好,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显示不同基因型对核苷类似物(NAs)治疗应答有差异,以及不同基因亚型与治疗应答的关系也不明确。

孙剑教授介绍了其所在团队近几年关于不同基因亚型乙肝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C1基因型队列患者的病毒学应答和血清学应答明显要优于B2和C2基因型,且耐药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基因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年龄和性别外,基因亚型是影响患者抗病毒治疗应答的独立危险因素。

6.jpg

8.jpg

7.jpg

聚焦丙型肝炎

我国丙肝患者HCV基因型主要以1b型为主,为相对难治的丙型肝炎,其次还有2a和2c型,不同地区基因型分布比例相似。此外,关于与抗病毒治疗密切相关的IL28基因型,我国主要以CC基因型居多,有利于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应答

10.jpg

11.jpg

关于丙肝感染的高危因素,近年来发生很大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卫生条件的改善,丙肝感染途径也正在发生改变,由输血为主途径转变为静脉吸毒、纹身和医院内感染等。孙剑教授指出,今后10年,中国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相关疾病负担还会增加,应提高重视。


(本文由徐嘉惠整理,孙剑教授审阅,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