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儿童得了过敏性荨麻疹,该如何用药?

2021-02-12作者:壹声资讯
其他非原创

作者: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卢国勇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多与过敏反应有关,大多数属于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

起病时往往在皮肤或黏膜上出现一团一团的“风疹块”,周围多伴有反应性红斑,并伴有明显的瘙痒感,通常表现为暂时性,但可反复发作。

其发病原因多与接触变应原有关,包括动物蛋白(鱼、肉、虾、蟹、牛奶、鸡蛋、毛发、尘螨),药物(阿司匹林、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根据发病频率及时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持续数日,在规范治疗下1~2周可痊愈,病程超过6周可发展为慢性荨麻疹,且会反复发作。



微信图片_20210210120358.png


临床常用药有哪些?


临床上用于治疗Ⅰ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荨麻疹药物一般以抗组胺为主,对于病程严重或伴有胃肠道症状时,可酌情给予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疗程一般不超过2周。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由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儿童荨麻疹的抗组胺用药吧。


临床上的常用药有:

微信图片_20210210120402.png


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


第一代抗组胺药:多为亲脂性且易通过血脑屏障,产生中枢抑制作用,称为镇静性抗组胺药。患者服用后常会出现嗜睡、困乏、注意力不集中等中枢神经类不良反应。


某些药品(异丙嗪、赛庚啶、苯海拉明)还有抗胆碱能作用,可引起口干、眼压升高导致视力模糊等症状。在临床上常作为急性荨麻疹发作的短期使用,并且不建议超剂量使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相对于第一代抗组胺药,第二代抗组胺药对H1受体选择性更强,且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抑制发生率低,又称为非镇静性或低镇静性抗组胺药,为临床上治疗荨麻疹的一线用药,其常见的不良反以嗜睡居多。


据《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认为,6个月以上的幼儿使用西替利嗪及氯雷他定是安全的。


临床治疗原则及方法


临床上治疗荨麻疹应首选二代抗组胺药,急性荨麻疹患者应常规剂量用药1~2周后随诊复查。


慢性荨麻疹应常规剂量给药≥1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3~6个月,或更长时间,直至症状控制后即可考虑减量给药,如每日给药1次改为隔天给药,逐渐增加间隔时间,直至停药。


日常饮食与护理


服药期间宜饮食清淡,避免辛辣食物,并且远离变应原。而中医认为适当给儿童消食导滞护好脾胃,可增加自身的免疫力减少病痛的发生。


另外服药期间不宜同服镇静催眠药及抗抑郁药,且禁止喝含酒精的饮料。


来源:岭南药学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