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慢性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不仅可引起各种消化不良症状,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中的萎缩性胃炎存在发展为胃癌的潜在风险,因此受到医患双方重视,对症治疗、评估风险、降低癌变风险和定期内镜监测是慢性胃炎管理的主要措施。
内镜检查前可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水平等评估萎缩是否存在,以及萎缩的范围。
血清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分为PGⅠ和PGⅡ,PGⅠ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分泌,而PGⅡ主要由贲门腺、幽门腺、十二指肠腺(Brunner)细胞分泌,约1%入血,其水平反映黏膜的分泌功能状态,如胃体黏膜萎缩,则PGⅠ分泌减少;
胃泌素-17由胃窦G细胞分泌,可反映胃窦部萎缩情况。胃体萎缩者血清PGⅠ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均降低,胃窦萎缩者血清胃泌素-17水平降低,而全胃萎缩者则血清PGⅠ、胃泌素-17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均降低。
因此,2022版胃炎指南推荐PG检测可作为萎缩性胃炎筛查的非侵入性方法。将血清PG、胃泌素-17与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等指标结合应用,可根据结果的不同组合对检测对象进行胃癌风险分层。
例如,日本的胃癌高危人群筛查ABC法根据血清PG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结果,将人群分为A(PG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阴性)、B(PG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C(PG降低、抗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D(PG降低、抗幽门螺杆菌抗体阴性)4组,各组胃癌的发生率不同,可作为胃癌风险的预测指标。国内利用该ABC法对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的研究显示,A、B、C、D组胃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63%、4.03%、13.04%、21.4%。
我国建立了一种在血清PGⅠ/PGⅡ比值、胃泌素-17、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基础上结合患者年龄、性别的新型胃癌风险评分方法,低危、中危和高危组胃癌的检出率分别为1.2%、4.4%和12.3%。
对现有血清学胃癌风险分层方法进行比较的研究显示,上述我国建立的新型胃癌风险评分是最优的风险分层方法,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08。因此,2022版胃炎指南推荐意见8-4指出,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有助于胃癌风险分层和筛查。
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所见的黏膜炎症变化,2022版胃炎指南推荐意见4-3指出,内镜下应评估萎缩、肠上皮化生的范围,有助于评估胃癌的发生风险。
木村-竹本(Kimura-Takemoto)分型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利用内镜评价胃黏膜萎缩范围进展程度的方法,可在白光内镜下判断萎缩与非萎缩黏膜区域的分界线,确定萎缩的范围,如萎缩限于胃小弯被界定为闭合型,依据萎缩范围分为闭合型-1、闭合型-2、闭合型-3;如萎缩越过贲门,延及胃体前后壁甚至大弯侧,则属于开放型,依据萎缩范围分为开放型-1、开放型-2、开放型-3。
研究显示,木村-竹本分型闭合型-1、闭合型-2、闭合型-3的癌变率分别为0、0.25%、0.71%,而开放型-1、开放型-2、开放型-3的癌变率分别为1.32%、3.70%、5.33%。总体而言,内镜下开放型胃黏膜萎缩患者的胃癌风险是闭合型患者的8倍;闭合型-1、闭合型-2被认为是低风险,闭合型-3、开放型-1和开放型-2、开放型-3则分别属于中风险和高风险。
因此,上消化道肿瘤内镜诊断标准亚洲共识推荐采用木村-竹本分型对萎缩的胃黏膜进行分型,并作为胃癌风险的分层手段。2022版胃炎指南也首次推荐根据木村-竹本分型判断内镜下胃黏膜萎缩的范围,有助于评估胃癌的发生风险。
可操作的胃炎评价系统(OLGA)和可操作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评价系统(OLGIM)是反映胃黏膜萎缩范围及其程度的胃炎分期系统,这两种分期系统是基于改良胃炎悉尼系统的5部位标准定位活体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法所取得的胃黏膜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判断萎缩、肠上皮化生的部位和程度,以此进行分期,可评估癌变的风险。
一项平均随访6.3年的临床研究显示,OLGA 0~Ⅳ期患者的胃癌发生率分别是0.03/1 000人年、0.34/1 000人年、1.48/1 000人年、19.1/1 000人年和41.2/1 000人年,OLGA Ⅲ、Ⅳ期患者发生胃癌的HR分别为712.4和1 450.7,说明OLGA分期与胃癌风险显著相关。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显示,OLGIM Ⅲ、Ⅳ期患者有更高的胃癌发生风险,调整HR为20.7,95%置信区间为5.04~85.6,50%以上发生于2年内。一项meta分析显示,OLGA或OLGIM Ⅲ、Ⅳ期均与胃癌风险增高相关。
因此,OLGA、OLGIM分期系统可反映萎缩性胃炎的严重程度和癌变风险,能识别胃癌高危患者(OLGA或OLGIMⅢ、Ⅳ期),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是制定个体化胃镜监测策略的可靠指标。2019年欧洲胃癌前疾病和胃癌前病变管理指南、美国胃肠病学会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诊治指南、美国胃肠病学会的萎缩性胃炎诊断与管理专家意见和2022版胃炎指南均推荐OLGA、OLGIM分期用于胃癌风险分层,是制定个体化胃镜监测计划的可靠依据。
为了更全面评价萎缩、肠上皮化生的范围,应在胃窦的大、小弯,胃体的大、小弯,以及胃角5个部位进行定位活检,尤其是开展临床研究时;在日常的临床实践中,也应至少在胃窦(胃角)和胃体分别取活检组织。研究显示在胃窦小弯、胃角和胃体小弯3个部位活检进行OLGA、OLGIM分期的准确度接近标准的5点活检。值得强调的是,应重视胃体部的活检,其不仅有助于确定萎缩、肠上皮化生的范围,而且对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诊断至关重要。
内容节选自《〈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2022年,上海)〉解读: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评估和监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