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药学笔记|胃炎的诊断与治疗

2022-09-26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药学banner(1).png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9月药学活动




一、胃炎

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按临床发病的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胃炎;按病因不同可分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应激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等。


1. 急性胃炎


起病较急,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常见的为急性单纯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嗳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由沙门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所致的,多伴有腹泻、发热,甚至脱水、休克。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可有呕血和黑便。急性化脓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败血症和急性腹膜炎。急性腐蚀性胃炎症状较为明显,表现为吞服腐蚀剂后口腔、咽喉、胸骨后、上腹部的剧痛,伴恶心呕吐,甚至呕血。唇、口腔、咽喉黏膜可产生颜色不同的灼痂,有助于各种腐蚀剂的鉴别。


2. 慢性胃炎


不同类型胃炎的临床表现会有所不同,但症状缺乏特异性,且轻重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常不一致。部分患者可无症状。

(1)大多数胃炎患者有上腹痛或不适感。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


(2)部分患者会感腹胀,尤其是餐后有明显的饱胀感,常为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早饱是指有明显饥饿感但进食后不久就有饱感,食欲下降。


(3)嗳气、反酸、恶心,有嗳气表明胃产气增多,经食管排出。反酸是因胃酸分泌增多所致。


(4)其他慢性胃炎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影响食欲,引起消瘦,还可引起舌炎、腹泻;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伴有贫血,胃黏膜有糜烂损伤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如呕血和黑便。长期少量失血,可导致慢性贫血,出现乏力、皮肤和黏膜苍白。



二、慢性胃炎病因


慢性胃炎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外源性病因和内源性病因。


1. 外源性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多数的慢性胃炎患者都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2)药物刺激: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及洋地黄、铁剂等药物均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从而诱发本病。


(3)消化液刺激:

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胰液等消化液反流至胃部,也可损伤胃黏膜而致本病的发生。


(4)烟草、酒精等刺激: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可直接损伤胃黏膜,还可影响幽门括约肌的功能,导致消化液反流进入胃部,引起慢性胃炎。


(5)物理因素刺激:

食物因素过热、过凉或过于坚硬粗糙的食物均可损伤胃黏膜,进而引起本病。



2. 内源性病因


(1)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可诱发胃体萎缩为主的慢性胃炎,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胃炎或A型萎缩性胃炎。


(2)由于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生活饮食、睡眠等的不规律,尤为是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可诱发为胃炎。


(3)疾病原因,如慢性炎症:口腔、咽部、鼻腔等慢性炎症可诱发慢性胃炎。


三、胃炎的诊断和治疗


1. 检查与诊断:

(1)可通过胃镜检查、病理检查,实验室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胃液分析、胃蛋白酶原测定、血清胃泌素测定、免疫学检查。


(2)诊断:

急性胃炎依据病史、症状,同时应注意与急性阑尾炎早期、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进行确诊。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确诊需靠急诊胃镜检查。急性腐蚀性胃炎主要依据其吞服腐蚀剂的病史做出诊断。慢性胃炎的确诊有赖于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胃镜检查可与胃癌、胃溃疡等疾病进行鉴别。



2. 治疗慢性胃炎主要包括消除病因、缓解症状和预防癌变三个方面,其中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关键


(1)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均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幽门螺杆菌多采用四联疗法,即2种抗生素+铋剂+抑制胃酸分泌药(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治疗,通常需要治疗7-14天。治疗后停药1个月内,患者需要去医院复查呼气试验。


(2)胆汁反流:胃动力药可以促进胃蠕动,减少胆汁反流,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胃食管反流可用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3)因治疗需要服用其他会损伤胃黏膜而可致慢性胃炎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红霉素等,可使用抑制胃酸剂(如此质子泵抑制剂)和保护胃黏膜常用的药物有枸橼酸铋钾(CBS)、硫糖铝、麦滋林-S、氢氧化铝凝胶、胃膜素等药物。


(4)胃黏膜有糜烂损伤时,如出现消化道出血,如呕血和黑便应及时就医治疗。


(5)上腹痛和灼烧感: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和抗酸剂,如硫糖铝、碳酸氢钠、氢氧化铝;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美拉唑、雷贝拉唑等;上腹饱胀、恶心和呕吐等:可使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进食后腹胀,早饱感等:可用酵母片、乳酶生、胰酶片来帮助消化,缓解不适。


(6)疼痛发作:患者腹痛影响日常生活时,可使用阿托品颠茄片或654-2等药物,以减少胃酸分泌和缓解腹痛症状。


(7)预防癌变,慢性胃炎的进展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患者有发生胃癌的危险,需要进行正规治疗及定期复查胃镜,以改善患者症状,及早发现疾病进展、积极干预。


3. 日常生活管理与预防

(1)避免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如粗糙、过硬、过冷、过热、辛辣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规律进餐。戒烟、戒酒。保持精神愉悦:按时作息,不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规律。


(2)慎用药物或保健品,避免长期服用会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及类固醇激素类药物。


(3)遵医嘱定期复诊。在治疗期间,如果症状没有缓解,甚至有所加重,或者出现了新的症状,需及时就医。


(4)预防呼吸道及肠道感染。



作者:丁勇宇 

来源:岭南药学



9月活动药学海报,截图至微信扫码报名

药学海报.jpg




猜你想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