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杨洪乐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简称血沉,指在规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
血沉是检验机构的常规检验项目,也是临床关注度较高的项目。在它的检测过程中,有很多事关质量的“小”事儿值得聊一聊,本文就助你全方位了解和认识它。
一、名称由来的“小”事儿
第一个注意到疾病会导致血液沉积变化的,是英国外科医生约翰·亨特(John Hunter,1728-93年),在他死后出版的《A Treatise on the Blood, Inflammation, and Gun-Shot Wounds》中。波兰医生Edmund Faustyn Biernacki(1866-1911)后来在19世纪末改进了血沉的临床应用。Biernacki在1897年的2篇文章中详细介绍了他的发现(波兰的Gazeta Lekarska和德国的Deutsche Medizinische Wochenschrift),并开发了他的测试。这些发现在国外的医学界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后来,血沉在世界范围内偶尔被称为Biernacki反应。
Biernacki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由Robert Fahraeus博士于1918年和Alf Vilhelm Albertsson Westergren博士于1921年进一步完善。Westergren博士定义了今天仍在使用的血沉的标准测量。Robert Fahraeus和Alf Vilhelm Albertsson Westergren经常因该测试而被记住,历史上称为Fahraeus-Westergren测试(FW测试或Westergren测试),它使用标准化的管和柠檬酸钠抗凝血液。
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提出的测量血沉的Westergren方法已经再现了近一个世纪。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相同的方法在同一实验室内,甚至在全球不同设施之间建立了可比较的参考值。Westergren方法于1973年被ICSH采用为血沉测量的黄金标准。即使在用于血沉分析的自动化机器出现之后,Westergren方法仍然在2011年被ICSH和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确认为黄金标准。
二、检测方法的“小”事儿
包括魏氏(Westergren)法、温氏法、血沉率、潘氏法、自动血沉仪法和图像法。
测试应在15-25℃的环境下进行,随温度升高,血沉加快;温度减低,血沉减慢;如室温过高应该纠正结果,室温过低应放置于恒温箱内测定;对于HCT过低(红细胞压积≤0.35)的标本需要校正,以避免红细胞减少对于HCT带来的影响。
纠正后的ESR(mm/h)=(未稀释标本ESR×0.86)-12。
Westergren法
是ICSH、CLSI、WHO推荐的检测方法。原理是测量由于重力的影响,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在1小时内落到标准化、直立、细长的管子底部的距离(以毫米为单位),并非真正的红细胞降落速度。用于测试的管称为Westergren管。
如今,这些管子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内径为2.55mm,长度为190至300mm。会受到温度、倾斜度等因素的影响。
温氏法
通过血沉方程K值计算,克服了贫血的影响,多用于血液血流变的检查,结果比魏氏法高一些。
血沉率
用血量少、测定速度快、结果无年龄和性别差异、敏感度高,需要使用专用的离心机及配套离心管。
潘氏法
使用毛细血管血进行检查,较适用于儿童,但容易受一些组织液的影响,较少使用。
自动血沉仪法
是目前实验室和检验机构常用的方法,自动化、微量化、快速化,适合大量样品检测,可记录血沉下降过程曲线。
动态红细胞下沉分为3个阶段:红细胞缗钱样聚集期(约10分钟)、红细胞快速沉降期(聚集逐渐减弱、细胞以固定速度下降,约40分钟)、细胞堆积期(约10分钟,红细胞大量堆积形成后以更慢的速度缓慢下降)。
自动血沉仪法可以设定为30分钟和60分钟两种模式,30分钟模式可以根据其下降曲线特点计算出60分钟红细胞沉降距离。两种模式结果几乎无差别。
图像法
来自国外的一项研究,标本来自健康供体的受控血细胞比容为45%的血液样本,并报告了来自三种不同光学成像技术的观察结果:通过薄样品的直接光传输、双光子显微镜和光片显微镜。这三种技术,使用厚度为150μm至3mm的几何形状镜片,突出了红细胞形成连续沉降的特点。这三种成像技术为1.介入透射蓝光观察(Mesoscopic blue-light transmission observation)、2.双光子显微镜(Two-photon microscopy)、3.光栅显微镜(Light-sheet microscopy)。
三、质量控制的“小”事儿
测试应在采集后3小时内进行。
增高的情况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甘油三酯增高会使得血沉增高;大红细胞增多的贫血导致血沉增高;感染存在的情况下会导致红细胞表面负电荷的中和,导致血沉增高;较高的室温会降低血液黏度并可能增加血沉;阳光直射会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倾斜的血沉管和振动也可能导致血沉值增加。从垂直角度3度可使血沉提高30%;血沉管填充不当可能导致气泡形成和血沉值增加。
降低的情况
在开始测试之前放置时间过长的血液样本将导致红细胞球化和血沉值的降低;凝固的血液样本会抑制缗钱状的形成并降低血沉;清蛋白、糖蛋白抑制红细胞的缗钱状形成,降低血沉;使用内部孔径不一致的血沉管可能对红细胞团块敏感,并可能导致血沉结果的变化;红细胞数量增多、球形红细胞增多、镰形红细胞不利于缗钱状的形成,降低血沉;血沉管不洁净、温度过低时,血沉降低;某些药物会降低血沉,比如阿司匹林、奎宁等;黄疸血样(从肝病患者身上抽取)会产生深黄色血浆,直接检查时可能难以与沉淀的红细胞区分开来。同样,溶血(受损的红细胞)会导致血红蛋白泄漏到血浆中,随后使血浆变红,使其难以与沉淀的红细胞区分开来。
四、参考区间的“小”事儿
魏氏法: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五、影响检验质量的“小”事儿
很多检验机构使用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报告,存在很多会影响结果的因素,应该引起检验人员的足够注意。
温度
有一些仪器具备自动校正结果的功能,室温(18-25℃)过高或过低时均经过校正后再报告。但是有一些仪器不具备校正功能,需要将室温稳定在一定水平内完成检测。
条码
很多血沉分析仪依靠电机驱动探测板定时上下扫描,获得红细胞沉降数据。但如果遇到条码粘贴不严、鼓包、双层粘贴等情况时,探测板会把血沉管顶出原位置,引起检测误差或错误。
当条码遮住标本液面时,会影响检测结果,需要将条码处理、露出液面后再上机。
标本血量
血沉检测对标本血量要求较严,一般应采集血量1.6ml,与0.4ml的枸橼酸钠抗凝剂混匀后为2.0ml,拒收标准为超过刻度上下0.5cm。
血浆置换
遇到严重溶血、严重黄疸和严重乳糜的样本,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建议在使用同型血浆进行血浆置换后再上机检测,保证结果准确。
遇到极低值和极高值需要复检
不同仪器的高值检测上限不同,有的仪器上限为96mm,有的为140mm,或者报error,需要进行复检和核实。但当遇到极低值比如1或0的情况时,也需要复查或核查,检查标本有无条码遮挡检测线的问题,如果该问题存在则需重新整理条码后再检测。
六、临床意义的“小”事儿
血沉的特异性不高,敏感性也不强,因此独立检测的意义不大。但可以结合其他指标,提示临床和患者疾病发展变化。
生理性变化
新生儿红细胞数量较高,血沉较慢;儿童(<12岁)红细胞数量为生理性减少,血沉稍快;女性由于纤维蛋白原含量高,血沉稍快;怀孕3个月至产后3周妇女由于胎盘剥离、手术伤口、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沉加快;月经期由于子宫内膜损失及失血,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沉加快;年龄稍大女性血沉也会加快。
病理性变化
严重创伤、手术、心梗后,血沉加快。患恶性肿瘤时,血沉加快。在癌症中,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转移和预后较差有关。高值血沉被发现与几种癌症类型的总体预后不良相关,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霍奇金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存在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球蛋白增高、高胆固醇血症时,血沉加快,但是在一些骨髓瘤患者中,血沉数值也会正常。
风湿性肌痛症和颞动脉(巨细胞)动脉炎是炎症性疾病,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血沉是诊断这些疾病的简单而有用的测试。然而,较低的ESR水平不应排除这些诊断。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狼疮和骨关节炎中,血沉水平经常用于帮助诊断,但这些水平可能与疾病强度的临床方面相关性较差。一些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滑膜关节炎症的患者在活检时的血沉也会正常。
患者存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低纤维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沉减慢;缺血性卒中的红细胞沉降率与局部脑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和短期结局的数量之间可能存在关系。
经常饮酒与血沉呈负相关。与戒酒者和偶尔饮酒者相比,低、中、高酒精含量的饮酒者将表现出较低的血沉数值。中度和高度定期体育锻炼与低于预期的红细胞沉降率相关。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红细胞沉降率是COVID-19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来源:检验医学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