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注意!这些药物不能与阿米卡星体外配伍!

2020-09-18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合理用药用药安全联合用药阿米卡星


什么是药物相互作用?


广义上是指联合用药时,所发生的疗效变化。


疗效变化虽然有多种多样的表现,但其结果只有两种可能性:作用加强或作用减弱。从临床角度考虑,作用加强可表现为疗效提高,也可表现为毒性加大;作用减弱可表现为毒性减轻,也可表现为疗效降低。因此,在联合用药时,应达到疗效提高或/和毒性减轻的临床期望得到的药物相互作用。力求避免其中某药的毒性加大(或)和疗效降低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狭义上的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补充:

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间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用药的意义在于:

①提高药物的疗效;

②减少药物的某些不良反应;

③延缓机体耐受性或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可缩短疗程,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临床上经常有计划地利用药物的协同作用,采用联合用药,来达到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药物相互作用的方式?


药物相互作用一般主要发生在体内;少数情况下,可发生在体外,从而影响药物进入体内。因此,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有三种作用方式:


①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即直接理化性质相互作用,是指在患者用药之前(即药物尚未进入机体以前),药物相互间发生化学或物理性相互作用,使药性发生变化。即一般所称化学配伍禁忌或物理配伍禁忌,故又称为物理化学性相互作用。


本类相互作用多发生于液体制剂,如在静脉输液中或注射器内即可发生。例如:过于酸性的药物与过于碱性的药物合用时,可发生沉淀反应;又或者有些药物的溶解度很小,制成注射剂时需要加入特殊的增溶剂,这些药物的注射剂加到某些静脉输液中时,可因增溶剂浓度被稀释而析出药物结晶;此外,可发生其中一种药物使另一种药物失效现象,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静脉输液中加入药物时,必须重视可能由于药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沉淀反应,特别是形成的沉淀不明显时,易被忽视,注入血管内可能引起意外,这可看作为药物中毒的特殊例子,应力求避免发生。


那么哪些药物不与阿米卡星体外配伍呢?


表1:

微信图片_20200917161436.jpg


②药动学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


是指一种药物使另一种并用的药物发生药动学的改变,从而使后一种药物的血浆浓度发生改变,机体对药物的处理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药动学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这四个环节。这几个环节上的任何一个或几个都可能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其后果均能影响药物在其作用靶位的浓度,从而改变其作用强度。比如:肝药酶诱导剂加速药物代谢。


微信图片_20200917161439.jpg


③药效学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


是指一种药物增强或减弱另一种药物的生理作用或药物效应,而对药物的血药浓度无明显影响。


作用方式:


主要包括

①通过对靶位的影响作用于同一生理系统或生化代谢途径;

②改变药物输送机制;

③改变电解质平衡等; 结果——两大类别: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重点!阿米卡星的相互作用


1.其他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奈替米星等)→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2.排钾利尿药(吩噻嗪类:氢氯噻嗪、等氯噻嗪、苄噻嗪、氢氟噻嗪和环戊噻嗪等,呋塞米,依他尼酸)→加重排钾,导致低血钾症;

3.呋塞米、依他尼酸→在听神经方面有相加作用,合用后增加耳聋的发生率,尤其在尿毒症患者身上更易发生;

4.抗组胺药(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异丙嗪等)→掩盖这类抗生素的听神经毒性症状,使得其不宜被及时发现;

5.神经肌肉阻滞剂(去极化型与非去极化型两类肌松药:琥珀胆碱、筒箭毒碱、维库溴铵等)→增加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延长窒息时间;

6.髓泮利尿药(利尿酸、呋喃苯胺酸及布美化尼、吡咯他尼等)→增加该类药物在肾内浓度;

7.多黏菌素类(多黏菌素B、杆菌肽等)→增加肾毒性及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8.肾毒性、耳毒性药物(呋塞米,依他尼酸、万古霉素、卷曲霉素、顺铂)→增加肾毒性、耳毒性

9. 肾毒性药物(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增加肾毒性;

10配伍禁忌药物:肝素钠(严重)、硫喷妥钠(严重)、华法令钠、头孢噻吩钠(严重);

11. 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有协同作用:头孢美唑、头孢噻肟钠;

12. 头孢孟多酯钠→在体外对抗某些G-有协同作用,体内有增加肾毒的可能性。


作者:易晨

来源:红杏e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