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或痉挛,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严重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三种方式。
下面主要介绍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
冠心病药物治疗原则
1.通过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减慢心率,减轻心肌收缩力,以降低心肌耗氧量。
2.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供血,从而增加血氧供应。
3.调节血脂,及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稳定斑块,减轻炎症,防止血栓形成。
4.积极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治疗的最终目的有两个:一是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二是减少缺血发作,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冠心病治疗药物分类
1.抗心绞痛和抗心肌缺血药物
(1)硝酸酯类: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全身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脏的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
(2)β受体拮抗药:可拮抗或干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能降低静息时的心率,能限制运动时心率增加,因而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阿替洛尔。
(3)钙通道阻滞剂(CCB):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脉痉挛,增加冠脉血流;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尼卡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地尔硫䓬。
(4)代谢类药物:曲美他嗪通过抑制脂肪酸氧化、增加葡萄糖代谢而增加缺氧状态下ATP的合成,治疗心肌缺血,无血流动力学影响。
(5)其他药物:窦房结抑制药伊伐雷定、钾通道开放药尼可地尔等可作为补充治疗。
2.预防心肌梗死药物
(1)抗血小板及其他抗血栓药物:阿司匹林可与血小板不可逆结合,阻止血小板在动脉壁上积聚形成血栓。因此,阿司匹林能够降低冠状动脉疾病的死亡危险。对大多数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推荐使用小儿剂量或半成人剂量或成人剂量阿司匹林。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可选用其他替代品如噻氯匹定、氯吡格雷、替格雷诺等。链激酶和尿激酶等纤维蛋白溶解药,能促进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溶解血栓,可使急性心肌梗死面积缩小,恢复梗死区血液供应。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血药,能降低血液凝固性,可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梗死范围的扩大。
(2)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尤其是LDL-C的降低与冠心病病死率和总病死率的降低有明显关系。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LDL-C,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炎症、稳定斑块、使部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显著延缓病变进展。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而扩张血管,改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来源:人卫药学 节选自《临床药物治疗学(第3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