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许多终末期肾病患者在长期透析过程中面临着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体重变化异常。有的患者“越透越瘦”,身体逐渐虚弱;有的却“越透越胖”,负担日益加重。这两种情况都潜藏着健康风险,保持良好且稳定的“透析体重”至关重要。
❗️为何会瘦?原因需警惕
1. 营养摄入不足
食欲不振:尿毒症毒素蓄积、透析、某些药物、心理因素(如抑郁)都会降低食欲。
饮食限制过严:过度担心高钾、高磷,可能导致食物种类单一,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
消化吸收问题:尿毒症胃肠功能紊乱、透析相关淀粉样变等影响营养吸收。
营养物丢失:每次透析会丢失一定量的氨基酸、小分子蛋白质、水溶性维生素。高通量血液透析可能丢失更多。
炎症消耗:透析过程可能诱发轻微的炎症反应,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消耗增加。
3. 代谢紊乱与分解加速
❗️“瘦”的危害不容忽视
肌肉萎缩、体力下降:活动能力受限,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免疫力低下:感染风险(如肺炎、透析通路感染)增加。
伤口愈合延迟:手术或创伤后恢复困难。
并发症增加、预后变差:营养不良是透析患者死亡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透析耐受性变差:更容易出现低血压、抽筋等透析中不适。
❗️透析后体重“增长”常源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1. 水分潴留(“虚胖”):这是最常见且最危险的情况!
原因:透析间期水分摄入(饮水、汤、水果等)过多,超出干体重范围。肾脏无法排尿,水分只能依靠透析清除。
表现: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通常建议控制在干体重的3%~5%以内,例如干体重60kg,增长≤3kg)。常伴高血压、水肿(脚踝、眼睑)、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透析时易出现低血压(因需短时间内清除大量水分)。
危害大:心脏负担过重,导致或加重心力衰竭(最常见死因)、肺水肿;严重高血压增加脑出血风险;长期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牢记自己的干体重,每日晨起空腹、排空大小便后固定条件监测体重。将增长严格控制在干体重的3%~5%以内(如干体重60kg,增长≤3kg)。
✅科学限水
总量控制:每日总液体摄入量(包括水、汤、粥、牛奶、水果等)= 前日尿量 + 500ml。无尿患者更要严格控制(通常800-1000ml/天)。
减少口渴感:低盐饮食(每日盐<5g,最好<3g)是限水的关键!高盐食物会让你异常口渴。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味精等。
控水小技巧:用小杯子喝水,含冰块(计入总量)缓解口渴。分散少量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选择含水量少的食物:避免过多汤水、粥类、含水量极高的水果(如西瓜)。
2. 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
保证充足优质蛋白质摄入:是防止肌肉丢失的核心!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1.0-1.2g优质蛋白(如60kg患者需60~72g)。优质蛋白来源包括鸡蛋(蛋清更佳)、牛奶(低磷)、瘦肉(禽肉、鱼肉)、大豆制品(适量)。
充足的热量保障:每天每公斤体重30~35kcal(如60kg患者需1800~2100kcal)。热量不足时,身体会分解蛋白质供能,导致消瘦。可以摄入主食(米饭、面条、馒头)、健康油脂(植物油)、部分低钾水果。
优化脂肪摄入: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动物油、油炸食品、糕点),选择不饱和脂肪(植物油、鱼油)。控制胆固醇。
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因透析丢失,通常需要遵医嘱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C(注意剂量)等。
3. 规律适量的运动(增肌减脂)
益处: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心肺功能,控制体重和体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提升生活质量,缓解抑郁焦虑。
方式:结合有氧运动(如散步、快走、游泳、固定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和抗阻运动(如弹力带、小哑铃,每周2-3次)。透析过程中也可进行非血管通路侧肢体活动。
4. 密切监测与个体化调整
定期评估干体重:医生会根据血压、水肿情况、透析耐受性、生物电阻抗法(BIA)等定期评估调整干体重。患者需准确反馈透析间期症状。
监测营养指标:定期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肌酐、胆固醇等,评估营养状态。
生化指标监测:血钾、血磷、血钙、PTH、血红蛋白等需定期检测,指导饮食和药物调整。
身体成分分析(如BIA/BCM):能更精确区分体内水分、肌肉、脂肪含量,是评估营养和水分状态的理想工具(如条件允许应定期做)。
血液透析后的体重管理,是一场关于水分、营养与运动的精细平衡艺术。“越透越瘦”警示营养不良与消耗,“越透越胖”则常是水分失控或营养失衡的信号。二者皆非坦途,唯有科学认识、严格自律、医患紧密合作,才能驾驭好透析体重的航船。
请牢记:管理水分摄入、保障优质营养、坚持适度运动、定期专业评估——这四重守护,是您维持良好透析体重、改善生活品质、延长生命旅程的坚实基石。
来源:血透室古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