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透析后“越透越瘦”“越透越胖”?医生:保持良好干体重很重要!

2025-10-16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许多终末期肾病患者在长期透析过程中面临着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体重变化异常。有的患者“越透越瘦”,身体逐渐虚弱;有的却“越透越胖”,负担日益加重。这两种情况都潜藏着健康风险,保持良好且稳定的“透析体重”至关重要。


图片


“越透越瘦”,营养消耗与流失的警报



❗️为何会瘦?原因需警惕


1.  营养摄入不足

  • 食欲不振:尿毒症毒素蓄积、透析、某些药物、心理因素(如抑郁)都会降低食欲。

  • 饮食限制过严:过度担心高钾、高磷,可能导致食物种类单一,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

  • 消化吸收问题:尿毒症胃肠功能紊乱、透析相关淀粉样变等影响营养吸收。


2.  透析相关丢失


  • 营养物丢失:每次透析会丢失一定量的氨基酸、小分子蛋白质、水溶性维生素。高通量血液透析可能丢失更多。

  • 炎症消耗:透析过程可能诱发轻微的炎症反应,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消耗增加。


3.  代谢紊乱与分解加速

  • 代谢性酸中毒:未充分纠正的酸中毒会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合成。

  • 内分泌紊乱:胰岛素抵抗、生长激素异常等影响肌肉蛋白质代谢。

  • 微炎症状态:慢性肾脏病本身及透析过程可能存在的微炎症,加速肌肉分解。


❗️“瘦”的危害不容忽视


  1. 肌肉萎缩、体力下降:活动能力受限,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2. 免疫力低下:感染风险(如肺炎、透析通路感染)增加。

  3. 伤口愈合延迟:手术或创伤后恢复困难。

  4. 并发症增加、预后变差:营养不良是透析患者死亡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5. 透析耐受性变差:更容易出现低血压、抽筋等透析中不适。


“越透越胖”,水分与脂肪的双重陷阱




❗️透析后体重“增长”常源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1. 水分潴留(“虚胖”):这是最常见且最危险的情况!

  • 原因:透析间期水分摄入(饮水、汤、水果等)过多,超出干体重范围。肾脏无法排尿,水分只能依靠透析清除。

  • 表现: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通常建议控制在干体重的3%~5%以内,例如干体重60kg,增长≤3kg)。常伴高血压、水肿(脚踝、眼睑)、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透析时易出现低血压(因需短时间内清除大量水分)。

  • 危害大:心脏负担过重,导致或加重心力衰竭(最常见死因)、肺水肿;严重高血压增加脑出血风险;长期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2. 脂肪堆积(真胖)
  • 热量摄入过剩:可能因食欲较好或为弥补饮食限制而过多摄入高热量但低营养的食品(如高糖、高油零食、饮料)。

  • 活动量不足:透析疲劳、时间占用、并发症等导致运动减少,消耗降低。

  • 药物影响:如激素(糖皮质激素)、某些胰岛素方案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 危害:增加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风险;加重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可能影响透析充分性。



⚠️ 关键区分:透析后“胖”首先要分清是水分过多还是脂肪过多!水分潴留的危害远大于脂肪堆积,且需要立即干预。


如何保持良好稳定的透析体重?



目标是维持稳定的“干体重”(体内既无多余水分潴留,也无营养不良状态的最佳体重),同时保证良好的营养储备(尤其肌肉量)。


1. 精准的水分管理(对抗“虚胖”)


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牢记自己的干体重,每日晨起空腹、排空大小便后固定条件监测体重。将增长严格控制在干体重的3%~5%以内(如干体重60kg,增长≤3kg)。


✅科学限水

  • 总量控制:每日总液体摄入量(包括水、汤、粥、牛奶、水果等)= 前日尿量 + 500ml。无尿患者更要严格控制(通常800-1000ml/天)。

  • 减少口渴感:低盐饮食(每日盐<5g,最好<3g)是限水的关键!高盐食物会让你异常口渴。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味精等。

  • 控水小技巧:用小杯子喝水,含冰块(计入总量)缓解口渴。分散少量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选择含水量少的食物:避免过多汤水、粥类、含水量极高的水果(如西瓜)。


2. 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


保证充足优质蛋白质摄入:是防止肌肉丢失的核心!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1.0-1.2g优质蛋白(如60kg患者需60~72g)。优质蛋白来源包括鸡蛋(蛋清更佳)、牛奶(低磷)、瘦肉(禽肉、鱼肉)、大豆制品(适量)。


充足的热量保障:每天每公斤体重30~35kcal(如60kg患者需1800~2100kcal)。热量不足时,身体会分解蛋白质供能,导致消瘦。可以摄入主食(米饭、面条、馒头)、健康油脂(植物油)、部分低钾水果。


优化脂肪摄入: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动物油、油炸食品、糕点),选择不饱和脂肪(植物油、鱼油)。控制胆固醇。


谨慎管理钾、磷、钠:慎选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菌菇、菜汤等;严控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加工食品(香肠、火腿)、可乐、坚果、蛋黄、奶制品(须选低磷奶制品)、部分豆类,遵医嘱服用磷结合剂(随餐嚼服);严格低盐。


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因透析丢失,通常需要遵医嘱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C(注意剂量)等。


避免“空热量”:限制高糖饮料、甜点、油炸零食等提供大量热量但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防不健康的“真胖”)。


3. 规律适量的运动(增肌减脂)


益处: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心肺功能,控制体重和体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提升生活质量,缓解抑郁焦虑。


方式:结合有氧运动(如散步、快走、游泳、固定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和抗阻运动(如弹力带、小哑铃,每周2-3次)。透析过程中也可进行非血管通路侧肢体活动。


原则: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透析当天及次日可适当休息或轻量活动。运动前后监测血压。如有不适立即停止。


4. 密切监测与个体化调整


定期评估干体重:医生会根据血压、水肿情况、透析耐受性、生物电阻抗法(BIA)等定期评估调整干体重。患者需准确反馈透析间期症状。


监测营养指标:定期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肌酐、胆固醇等,评估营养状态。


生化指标监测:血钾、血磷、血钙、PTH、血红蛋白等需定期检测,指导饮食和药物调整。


身体成分分析(如BIA/BCM):能更精确区分体内水分、肌肉、脂肪含量,是评估营养和水分状态的理想工具(如条件允许应定期做)。


详细记录:记录每日饮食(种类、大概量)、饮水量、体重变化、透析情况、症状感受,便于医生和营养师分析调整方案。




血液透析后的体重管理,是一场关于水分、营养与运动的精细平衡艺术。“越透越瘦”警示营养不良与消耗,“越透越胖”则常是水分失控或营养失衡的信号。二者皆非坦途,唯有科学认识、严格自律、医患紧密合作,才能驾驭好透析体重的航船。


请牢记:管理水分摄入、保障优质营养、坚持适度运动、定期专业评估——这四重守护,是您维持良好透析体重、改善生活品质、延长生命旅程的坚实基石。





来源:血透室古戎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