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向碘难治性甲状腺癌发起挑战

2018-02-05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甲状腺癌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林岩松教授团队攻关甲状腺癌诊治中的难点问题——碘难治性甲状腺癌,发现Braf基因V600E突变和TERT基因突变与之相关,在国际上率先应用反映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RGD肽分子探针对突变基因进行定位,在国内牵头开展自主知识产权靶向药物阿帕替尼和多纳非尼治疗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临床试验并证实其疗效。该系列研究前期成果受到业界广泛关注,荣获2015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2015年度及2016年度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

据介绍,约有20%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会出现远处转移,其中部分患者转移灶不再保留摄碘的生物学特征,碘-131治疗无效,成为碘难治性甲状腺癌。该类患者生存时间大大缩短,5年生存率不足20%。早期诊断、识别、治疗和评估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是当下临床工作的难点及重点。

林岩松团队关注了Braf基因V600E突变、TERT基因突变与分化型甲状腺癌侵袭性和预后的关系,发现原发灶TERT基因突变与远处转移患者病灶的不摄取碘特征密切相关,原发灶TERT基因突变合并Braf基因V600E突变的患者远处转移灶在早期即出现不摄取碘特征。

研究团队应用反映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RGD系列分子探针定位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病灶,为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提供了分子影像学依据。课题组还发现,亲肿瘤分子探针99mTc-MIBI在显示不摄取碘的转移病灶方面具有优势,在该院建立了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病灶探测的新技术项目。

以上研究成果曾发表于多个国外知名期刊,纳入国内临床指南,并受邀在2017年美国甲状腺学会年会上作专题报告。此外,研究团队还参与或牵头开展了国际、国内关于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临床试验,为国内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经济且疗效确切的可选药物。

(龚家琦 傅谭娉 李慧)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