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九大肿瘤防治攻略,协和专家为您一网打尽!

2025-08-13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非原创
答患者问

医生,这个报告单到底什么意思?”


“化疗期间能不能吃补品?”

“放疗后皮肤痒怎么办?”

……


门诊、病房、线上,患者和家属的提问往往来得突然而具体,却直指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为此,“壹生资讯-肿瘤频道”推出全新微专栏《肿瘤三分钟——答患者问》。每期用约3分钟可读完的篇幅,聚焦1个高频真实提问,给出循证、易懂、可操作的回答。


本期带来北京协和医院整理的科普患教文章,解答“九大肿瘤防治攻略,协和专家为您一网打尽!”


三分钟,让困惑少一点,让沟通顺畅一点,让医患携手向前迈一步。


肿瘤防治 协和行动

对普通公众来说,很多人谈“癌”色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肿瘤患者的治愈率正在逐年提升。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肿瘤?科学防治肿瘤又该怎么做?今天,让我们跟随北京协和医院多位专家的脚步,一同了解肺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淋巴瘤、胃癌、甲状腺癌等常见九大肿瘤的防治攻略————


关注癌症“第一杀手”:肺癌


胸外科主任 李单青


当前,肺癌是我国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病种。肺癌的早发现最为关键,胸部CT是筛查肺癌的最主要手段。


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大气污染(包括厨房里的油烟气、装修造成的甲醛污染等),生闷气,长期吸烟等。


80%的磨玻璃结节都不是癌。一旦查出肺部有磨玻璃结节不用慌,磨玻璃结节惰性较强,有些磨玻璃结节观察3~10年甚至都不会发生变化。


早期肺癌可通过手术治愈。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新药出现,一些局部晚期的患者通过免疫药物联合放化疗,有时可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肝癌:早诊早治至关重要!


肝脏外科主任 桑新亭


由于肝内没有痛觉神经,肝癌早期往往无症状。乙肝患者可能需要10-20年慢慢从肝炎、肝硬化演变成肝癌,而抗病毒治疗会降低乙肝转变成肝硬化、肝癌的概率。


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硬化,食物霉变产生的黄曲霉素或被藻类毒素污染的水源,熏腊肉食品和腌制食物中含有的大量亚硝胺类物质,都是肝癌的高危诱因。因此,建议少食用腌制食品及未经加工的生冷食品。


大部分肝癌的高发年龄在40岁以后,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筛查肝癌的主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定期(每6个月左右)检查。


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妇科肿瘤中心主任 向阳


卵巢癌发病率居妇科肿瘤第三位,病死率居妇科肿瘤首位。因早期症状不明显、隐匿性强,70%的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因此,卵巢癌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卵巢是深藏于盆腔里的两个像枣核一样的器官,早期发生病变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没有很好的肿瘤标记物来检测,所以很难做到早期发现。直至患者出现腹胀、腹部包块等症状,而这时病情往往已进展到晚期。


定期筛查是早期发现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围绝经期女性更要注意加强筛查和预防,该年龄段女性罹患卵巢癌的风险明显高于更年轻的年龄组。早发现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的最佳途径。


通过增强CT等发现早期胰腺癌


基本外科主任 张太平


胰腺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恶性肿瘤家族史、肥胖、慢性胰腺炎都是胰腺癌的高危致病因素。临床中,可以通过化验、B超等检测发现胰腺癌的蛛丝马迹,做到早诊早治。例如B超对发现胰管、胆管的扩张相对较为敏感。针对胰腺占位,最常用的检查是胰腺增强CT。


胰腺肿瘤通常恶性程度高,患者一旦出现上腹部和腰背部持续疼痛,经常拉肚子,消化不良,皮肤、巩膜发黄,消瘦等症状,肿瘤一般都已进入进展期。


暂时不能手术的患者,通过新辅助治疗方式,可以提高长期生存率。目前,根据国际最新报道,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10%左右。


淋巴瘤发病率高于白血病


血液内科副主任 庄俊玲


淋巴瘤是常见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肿瘤的3%,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随着科学技术和创新药物的不断发展,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期逐年改善,成为治疗有效率、治愈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淋巴系统遍布全身,淋巴瘤的表现也多种多样,其中淋巴结肿大和发热较为多见,也是疾病早期的主要表现,多种器官包括消化道、腺体、肝脾、骨髓甚至神经系统都可能受到累及。如果抗感染治疗后发热仍持续波动,淋巴结不断增大,则要警惕淋巴瘤。由于淋巴瘤是全身性疾病,需要超声、CT、骨髓穿刺等检查评估病灶范围,活检病理是确诊淋巴瘤的“金标准”。


淋巴瘤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机能以及造血器官衰老,基因突变不断积累,因此老年淋巴瘤发病率相对较高。另外,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等也和淋巴瘤发生有关。其他因素包括不健康生活方式,如大量烟酒、压力过大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等。淋巴瘤不是绝症,建议患者早诊早治、规范治疗、积极配合。


胃癌:高危人群应重视胃镜检查


肿瘤内科副主任 赵林


胃癌隐匿性强,高危人群要重视定期筛查。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科学规范治疗胃癌的不二法门。


胃癌的高危人群包括:饮食不洁、长期高盐高油饮食习惯者;患有萎缩性胃炎、肠化生、胃溃疡等胃肠慢性疾病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免疫力差者;有胃癌家族史者。


建议有萎缩性胃炎、肠化生、胃溃疡等胃肠慢性疾病的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从40岁开始筛查,但有胃部不适者可提早进行筛查。


预防胃癌,建议保持健康的饮食方式,戒烟限酒,饮食少油少盐;幽门螺杆菌携带者,及时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保持愉悦的心情;高危人群要重视胃镜检查。


甲状腺癌:绝大多数预后较好


基本外科主任医师 李小毅


绝大多数甲状腺癌预后较好,患者不必过度担忧。若确诊甲状腺癌,应寻求专业医生合理诊治,既要避免治疗不足,也要避免诊疗过度。


常见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高危人群有:受到过度电离辐射的人群,如核电站泄漏事件中的受害者;儿童时期接受过大剂量外照射的人群;具有甲状腺癌家族病史的人群。


如何早期发现甲状腺癌?高危人群应重视筛查,在定期体检中接受触诊检查、超声检查;普通人群应在定期体检中接受触诊检查,如果发现甲状腺肿大或结节,需完善超声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亚健康状态,对预防甲状腺癌具有积极意义。


宫颈癌:病因明确、可防可控


妇科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 彭澎


接种HPV疫苗、定期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措施。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包括:过早性行为、有多个性伴侣(或另一半性关系复杂)、免疫功能低下、高危类型HPV持续感染者等。


常见筛查宫颈癌的检查包括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HPV检查,二者联合筛查效果更佳。建议有性行为的女性可以在有条件的前提下,每年进行一次筛查;如果既往没有宫颈病变,并且TCT+HPV联合筛查均无异常,可每5年筛查一次。


预防宫颈癌,建议接种HPV疫苗,这是最有效的一级防治措施,但接种后仍需定期筛查;在安全健康的条件下进行性行为;定期筛查、及时发现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蛛丝马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


一看二摸三挤,发现早期乳腺癌


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 沈松杰


对于现代女性而言,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情绪焦虑、运动较少以及肥胖、抽烟、喝酒等都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因此,要调整生活节奏,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发现乳腺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就诊,得了乳腺癌也不一定要切除乳房,很多乳腺癌手术都可以做到保乳、保腋窝。早期乳腺癌手术就是在乳房、腋窝上开个小口子,对生活、外形没有任何影响。


女性乳房自查方法可以总结为“一看二摸三挤”。一看是观察乳房外形变化,有无局部凹凸或红肿、橘皮、湿疹;二摸是用手指指肚把乳房压到胸壁上轻揉,感受有无肿块;三挤是挤乳头,乳头溢液大多为良性,如果挤出血性的、有颜色的溶液就要引起重视。乳房自查有很多手法,但一定不要通过“捏”来自查。女性可在月经后的三天至一周内自查,绝经后女性可每月固定时间进行自查。


来源:北京协和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