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开幕式上,一位脊髓损伤后截瘫9年的患者在一项脑机接口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了站立、行走,并开出世界杯第一脚球,令世界瞩目。这套来自“重拾行走计划(Walk again project, WAP)”的脑机双向接口系统可以训练受试者进行虚拟行走、踢球,并最终学会通过脑电控制外骨骼的运动。而外骨骼脚面布满了传感器,每走出一步,传感器记录到的信号都会传输到脑内,从而实现足部对足球的感知。
2月6日,这项已在全球5个大洲25个国家开展应用研究的WAP正式来到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类脑智能临床转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类脑智能中心”)获得了WAP项目独家授权,成为亚洲首家WAP中心。
在类脑智能中心成立仪式暨“重拾行走计划”启动会上,类脑智能中心负责人、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教授,与WAP项目负责人、美国杜克大学Miguel Nicolelis教授签署了“技术独家授权”合作框架。基于该框架,宣武医院将成为亚洲首家加入到WAP这一代表全球性脑机接口技术最高水平项目的机构,双方将建立联合实验室,探索外骨骼机器人在截瘫患者康复中的具体应用。
杜克大学Miguel Nicolelis教授
项目启动会结束后,Miguel Nicolelis教授进行了精彩学术报告,具体介绍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原理和研究进展。脑机接口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有望帮助脊髓截瘫患者恢复运动技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患者通过脑电信号控制外骨骼装置活动,并借助外骨骼帮助截瘫患者行走和站立。
令人惊奇的是,WAP项目初步的临床实验表明,在长时间使用外骨骼机器人进行训练过后,截瘫患者下肢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有所恢复。这颠覆了既往“截瘫患者双下肢机能基本不存在恢复可能”的认识。初步观察发现,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在不使用外骨骼机器人的情况下,恢复站立功能以及在搀扶的情况下简单行走。
附:类脑智能中心介绍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类脑智能临床转化研究中心依托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强大的神经学科优势,立足于类脑智能,致力于通过类脑智能的手段研究和解决神经系统相关的疑难问题。以脑电信号分析技术、神经影像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为桥梁,寻求在高级脑功能保护、癫痫、认知疾病、神经血管和神经肿瘤等方面的重大原创突破。注重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努力打造国际领先的类脑智能临床转化研究平台。
中国医学论坛报 刘金 报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