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药物不良反应之“抛开剂量谈毒性,是不是耍流氓?”

2021-11-28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用药安全药物肝毒性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张伊婧


广大网友常说,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那么在药学领域,这条流行语是否正确呢?曙药师今天就来聊聊药物的肝毒性与用药剂量的关系。


在医学领域,使用服用过量对乙酰氨基酚的小鼠建模被公认为肝损伤的经典动物模型。对乙酰氨基酚,这个常在我们的感冒药中出现的经典成分,是如何对我们的肝脏造成损伤的呢?查阅相关文献,我找到了这张图:


微信图片_20211126111223.jpg


简单来说就是当对乙酰氨基酚进入肝细胞中的剂量增加时,GSH(谷胱甘肽)储存快速降低,NAPQI增加,而后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肝细胞急性损伤。因此,GSH 储存耗尽后反应性中间体 NAPQI 的过量被认为是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的初始事件。所以,对于对乙酰氨基酚来说,药的肝毒性确实与剂量相关。


微信图片_20211126111229.jpg

随着人们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不断深入,在目前的新药上市前研究中,所有药物都被要求进行毒理学试验,大部分肝毒性大的药物止步于此而无法生产上市。已经上市的药品如使用中出现肝毒性,也会面临被退市的风险。能够上市的药物,除了说明书中明确指出有潜在肝毒性风险,在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内,不会具有肝毒性。


但这里也会有人说,我是按照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来吃药的,为啥医生还是怀疑药物性肝炎呢?


这里需要告诉大家,药物性肝损伤在临床上,通常被分为非特异性药物性肝损伤和特异性药物性肝损伤,后者相对不常见。特异性药物性肝损伤,如对乙酰氨基酚相关药物性肝损伤与剂量息息相关,而特异性药物性肝损伤非剂量依赖性,它的发病因素有很多,肥胖、不良作息、基础疾病、基因多态性等等都是影响因素,因此抛开剂量谈毒性,不适用于特异性药物性肝损伤


综上,药物肝毒性并不仅仅剂量相关哦!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药物肝毒性呢?曙药师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


  1. 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服用药物,不可超剂量服用。

  2. 避免同时服用含有同一肝毒性成分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肝毒性,避免同时服用感冒药泰诺和999感冒灵。

  3. 特定药物使用前做基因检测,如服用何首乌前可行HLA-B基因检测作为是否使用的判断依据。

  4. 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的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如首次服用他汀类后第1个月检测肝功能,而后定期复查肝功能。


来源:上海药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