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随着我国临床药学的蓬勃发展,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目前我国临床药学工作重点在内科,外科虽有涉及但相对较少。但药物治疗对于外科也必不可少,因此发展外科药学,对于促进外科临床合理用药意义重大。
2023年第81届世界药学大会9月24-28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9月25日,我国广东省药学会协助组织了主题为“外科药学——一个在中国系统发展的新学科”外科药学论坛,该论坛受到了国际药学联合会(FIP)的高度重视。10 月 22 日,广州再次成为全国外科药学发展的焦点,由《中国医学论坛报》主办、广东省药学会协办的“药向外突破”外科药学能力提升项目全国启动会暨外科药学编委会成立大会在广州顺利召开,本项目由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益支持。此次大会汇集了众多医药界的领导与专家学者,共同商讨如何推进外科药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会议伊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伍俊妍教授担任主持,大会主席广东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志华致开场词,郑秘书长隆重介绍了本次莅临会议的各位讲者及嘉宾,预祝本次会议圆满举办,并宣布“药向外突破”外科药学能力提升项目全国启动会暨外科药学编委会成立大会正式开幕!
广东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郑志华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伍俊妍
广东省药学会理事长陈德伟在致辞中表示,外科药学是近年来广东省药学会工作的重点,早在2015年学会就提出设立外科药师岗位,2020年底提出要构建外科药师的知识体系——外科药学,并设计培训课程,得到了全国以至全球药学界的认可。未来期待在各方的支持下继续实施更多有力措施以推动我国外科药学的发展。
广东省药学会理事长 陈德伟
中国FIP 总代表、国际药学联合会院士陈征宇致辞表示:“药向外突破”外科药学能力提升项目是展现中国药师风采的项目,是中国药学闪耀世界的一张名片。我们对中国外科药学的未来发展有规划、有方案、有举措,将逐渐提升中国外科药学的水平,努力打造出一个国际化的学术平台,发出中国药学研究者的好声音。
中国FIP 总代表、国际药学联合会院士 陈征宇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社长助理王国平代表主办单位发表致辞,她表示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对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及领航计划项目的支持。相信在相关司局和各位领导的指导下,在外科药学编委会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参与下,今后我们能够更好地开展一系列极具特色的、专业性高的外科药学教育和培训活动,助力推动我国外科药学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积极贡献力量。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长助理 王国平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支持单位,总裁助理蔡春雷表示能够与各位医学翘楚共同推动中国外科药学的发展而深感自豪,未来医药界将通过开展系列培训和交流活动,为外科药学岗位建设能力培训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与医学同道们携手共同推动外科药学的发展。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蔡春雷
随后,“药向外突破”外科药学能力提升项目全国启动会暨外科药学编委会成立大会和外科药学编委会受聘仪式正式启动,现场为外科药学编委会成员颁发证书。
从左到右依次为:
“药向外突破”外科药学能力提升项目全国启动会启动仪式
外科药学编委会受聘仪式
与会专家合影
本次会议的第二部分精彩继续,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黎小妍教授担任开场主持。首先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主编王思恒进行了题为“发现创新者”的演讲,王主编介绍《中国医学论坛报》是国家卫健委主管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至今创刊已经40年,经历了从十万级报纸到百万级媒体平台的转型,是一个多样化信息传播与多渠道媒体发布的融媒体平台。由广东省药学会牵头创新的外科药学,从2015年首次提出外科药师的概念,到2020年构建了外科药学的知识体系,2022年论坛报首次开展外科药学的网络培训,再到2023年10月22日的今天,中国医学论坛报外科药学编委会正式成立,更好地推进了外科药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医学论坛报》希望可以作为专家们的合作伙伴、战略智囊,将药学向外科领域不断突破,在探索学术发展方向的过程中,助力中国药师焕发新的光芒。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黎小妍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王思恒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若伦教授接着围绕“外科药学及岗位建设经验——外科药师开展围术期疼痛药学服务的探索”的主题进行发言。王若伦教授介绍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药师岗位建设实践经验,目前该院已经形成了围手术期疼痛MDT标准流程,对疼痛患者用药开展了全程管理,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外科药学服务模式以推广药学成果,该模式值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借鉴。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王若伦
讨论环节,邀请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瑞杰教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陈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李娟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谢悦良教授和珠海市人民医院周志凌教授进行了精彩的交流。讨论嘉宾们围绕“如何提高外科医生和药师的能力以及如何增强二者协助”的问题各抒己见,此外还表示外科药学的发展现状挑战与机遇并存,借助媒体和平台的力量能够使外科药学理念深入人心,推广优秀的实践经验和外科药学发展模式,促进外科药学的长足发展。
讨论环节一
第二部分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韬教授担任主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魏理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外科药学编委会工作规划”。外科药学委员会后续将分三步搭建“外科药学专家编委会” :通过高频的创意活动,增强概念的普及;打造“超级IP” ,提升影响力;全面普及,向基层提供复制模式。让“外科药学”概念更知名、更普及,让“外科药师”有更多医药合作、体现更大价值,以进一步传递知识体系经验、岗位建立经验。通过培训、实践和科普三个方向来全方位推动外科药学的发展。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刘韬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魏理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杜书章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唐密密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杨周生教授、山东省立医院邹东娜教授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吴建龙教授围绕“外科药学岗位建设”话题畅所欲言,各位专家表示外科药学编委虽然成立伊始,但现有规划合理、细节详尽,说明广大同仁们为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相信在外科药学编委会的带领下,外科药学的发展将继续稳步推进。
讨论环节二
会议最后,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总结道,外科药学编委会成立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外科药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期望我们各方携手,共同推动中国外科药学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外科药学将在中国得到更加广泛地应用和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让我们共同期待外科药学在中国的美好未来!
第一届《中国医学论坛报》外科药学编委会专家名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