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1年12月16日,由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医学论坛报》等共同主办的中联肝健康促进论坛以网络在线形式召开。会上,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王宇教授以“强化肝病全程针对性干预,加速消除丙肝危害”为题进行了精彩报告。
讲者: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 王宇教授
王宇教授介绍,我国病毒性肝炎所致疾病负担较重,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人群HBsAg流行率为7.18%,乙肝病毒携带者近9000万,其中2800万为慢性患者;HCV感染患者约760万,其中456万为慢性患者,因肝癌死亡的人数达39.2万。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2021年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提出,到2030年之前实现病毒性肝炎新发感染减少90%,相关死亡降低65%。基于目前的疾病负担现状,我国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行动和有力措施加速病毒性肝炎危害的消除,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消除肝炎危害的核心策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① 阻断母婴传播和成人空白人群接种疫苗;② 最大限度发现病毒性肝炎感染者,对确诊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防止肝炎进一步向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方向发展。目前,该策略所需要的技术条件均已具备,并且可及。
王宇教授介绍,目前病毒性肝炎所致疾病的自然病程已经明确,并且每一阶段都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检测手段、药物治疗方案(图1),因此在疾病发展的整个病程中,都能够有针对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图1 肝炎及所致疾病自然病程及干预手段
2014年,我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4岁儿童HBsAg流行率为0.35%,距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0.1%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2021年11月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刊登在《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孕妇中HBV感染的流行率从2015年的7.30%下降到2020年的5.44%,但部分省份的HBsAg流行率仍超过10%。
针对这一现状,我国提出三项主要措施:① 新生儿接种疫苗;② 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③ 对于高病毒载量的孕妇要采取抗病毒治疗。通过以上策略以期达到203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表面抗原的阳性率从0.3%降低到0.1%目标。
大量研究显示,抗乙肝抗病毒药物可显著降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患者的肝癌发生率。目前,我国已有多个乙肝抗病毒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大大提高了抗病毒治疗的可及性。得益于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治疗方式,例如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生物治疗等,可以应用于不同阶段的肝病患者,改善其生存质量或延长生存期。
为了对高风险人群采取积极抗病毒治疗,显著降低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提出的“全国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行动计划试点框架方案”,明确规定了治疗目标:80%应治患者得到规范化抗病毒治疗,丙肝患者治疗率达到90%,适合患者的乙肝“临床治愈”率≥50%。
将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纳入基药管理,病毒性肝炎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的慢性、特殊性疾病的病种,使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即可取药,切实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并提升疾病诊疗效果。
患者服药依从性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借鉴其他慢病管理的先进经验。以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例,目前已经实现通过智能化工具提高对患者的自我管理,例如可摄入的感应系统、影像监控仪、电子药盒、自我报告系统等,均可辅助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为建立一个对肝炎患者有效治疗、长期追踪观察的管理体系,按照国家的鼓励政策,整合市场力量,发挥商业保险作用,设计带病体保险,减轻患者负担。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签约医生,应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使得每一个患者都能受到3~5年的抗病毒规范化治疗,以达到应治尽治。
王宇教授总结,全病程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行动业务流程,应包括重点人群病毒性肝炎普查、现场和实验室检测、对目标患者人群病程阶段进行分类、对各类患者进行精准干预以及综合评价。为了保证流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进行检测、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培训,实现对肝炎及所致疾病的全程管理。
中国医学论坛报 佟艳华 整理,王宇教授审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