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及疾病谱的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慢病防控“第一道防线”,承担筛查、管理、教育和康复等职能。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优化慢病管理模式、推动中西医协同防治,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近年来,国家推进分级诊疗,强化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在慢病管理中展现独特优势。
为此,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发起“基层中医药慢病防治”项目,邀请基层医师围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展开访谈。现整理第八期精粹如下。
专家简历
滑动查看完整简历
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与中西医结合实践
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忆梓主任指出,芪苈强心胶囊具有温阳利水、活血通络功效,可标本兼治,尤其适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在常规一二级预防效果不佳时作为辅助治疗,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建议临床中结合西医指标动态监测,缩短疗效评估周期。中西医协同需以辨证分型为基础,未来可探索早期应用中成药以扩大受益人群。
在心律失常方面,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顾善忠主任建议优先考虑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其对室性早搏等常见心律失常有良好效果,且对非器质性病变患者也适用。对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在使用参松养心胶囊基础上,根据情况加用其他药物。此外,其对一些阵发性房颤患者也有明显改善作用。总之,该药可改善气阴两虚状态,缓解伴发的失眠焦虑,符合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
上海市松江区岳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云龙主任提到,参松养心胶囊是首个通过抗心律失常循证医学研究的中成药,安全性优势明显,能多靶点调节改善心脏生理稳定性,兼具多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可治疗心律失常,还能抑制氧化损伤、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脏功能和心肌缺血。该药可作为西药不耐受或有禁忌患者的替代选择,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
基层心理健康管理与中医治疗应用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牛会主任指出,全球范围内抑郁症和失眠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中国达9500万患者,且存在复发率高、自杀率高、识别率低等问题。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可有效识别隐匿性抑郁。解郁除烦胶囊源自《伤寒杂病论》,由半夏厚朴汤和栀子厚朴汤加减化裁,含栀子、厚朴、半夏等成分,适用于气郁痰阻、郁火内扰证,症见情绪低落、胸脘痞闷、失眠多梦、舌红苔腻、脉弦滑等。该药疗程 6 周,性价比高,无西药依赖性,可缓解焦虑、改善睡眠,尤其对长期服用西药产生耐药或担心肝肾损伤的患者,建议中西药联合使用,逐步减量西药,临床反馈情绪和睡眠显著改善。
基层慢性病管理策略与经验
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龚建主任介绍了"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的服务模式革新。通过构建预防-筛查-干预-康复全周期管理体系,实现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超70%。创新开展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代谢病管理,结合医联体资源建立专病门诊,并通过短视频科普、健康积分等方式提升居民参与度。其团队运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功能性室早的典型案例显示,患者服用8周后24小时室早次数可降至正常范围,印证了中成药在慢病长期管理中的独特价值。
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顾善忠主任分享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其医院以新签约和规范化续约为主,通过"健康副校长"进校园、企事业单位义诊等渠道,显著增加签约居民量。同时,通过老年人体检、诊室门口配备护士和设备等方式进行信息核实和续约提醒。此外,还开设慢性专病门诊,对患者进行统一管理,并根据居民需求引进相关药物,提高患者就医粘度和签约组合就诊率。
小结
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在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根据患者具体证型合理选用中成药十分重要,倡导在临床实践中加强中西医协同治疗,同时结合现代监测手段实现精准医疗。在心理健康领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凭借专业团队与多样化宣传手段,切实提升了居民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水平和管理能力。而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各中心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优化签约服务流程、精准药品配置等举措,结合芪苈强心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解郁除烦胶囊等中成药治疗,有效增强了患者依从性与治疗效果,充分展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保障居民健康中的关键作用,为推动社区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前行方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