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刘锐
先聊聊背景知识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会增加脑缺血事件——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无症状中重度的颈动脉狭窄,放支架、内膜剥脱与药物治疗相比,能更好地预防脑缺血事件吗?
这个问题是个老问题,而且20年前的研究ACAS,ACST已经给出了答案,放支架(CAS)或内膜剥脱(CEA)在预防卒中方面优于药物。于是,这个观点就被写进了目前的指南。
但是,请注意,这是20年前的研究啊,这么多年过去了,CAS还是那个CAS,CEA还是那个CEA,但是药物已经不是那个药物了。他汀、抗栓、降压、降糖、戒烟、减肥这些治疗的目标更明确了,是不是在这部分患者中能更好地预防中风呢?
这就是SPACE2发起的初衷。
1.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的定义?
根据欧洲颈动脉手术试验(ECST)标准70%,或相当于NASECT标准50%~99%,超声检查。排除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如夹层、浮动血栓、纤维肌发育不良)、放疗后狭窄等。
2.无症状?
在过去180天内没有中风或因狭窄引起的中风样症状。
3.获益?
CEA或CAS术后30天内的任何卒中或任何原因的死亡。主要疗效终点是治疗后30天内任何卒中(缺血性或出血)或任何原因死亡的累计发生率,或随访5年内任何同侧缺血性卒中的累计发生率。
4.最优药物治疗目标?
戒烟;
空腹总胆固醇<200 mg/dl (<5·18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冠心病)<130 mg/dl (<3·37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伴有冠心病)<100 mg/dl (<2·59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mg/dl(≥1·04 mmol/L)
甘油三酯150mg/dl (<1·71 mmol/L);
体重减轻至BMI <25 kg/m2;
超重BMI >27·5体重减轻10%;
血压(无糖尿病)≤130/85 mmhg;
血压(糖尿病患者)≤130/80 mm;
糖尿病hba1 <7% (<53·01 mmol/mol);
每周至少锻炼3次,每次30分钟;
酒精消耗量男性30克/天,女性15克/天。
第一步中,我们旨在显示CEA和CAS优于单独的BMT。第二步是评估CAS对CEA的非劣性。第一步包括两个同时进行的测试。为了确保这一步骤的总体显著性为5%,采用Bonferroni方法,并将两项比较(CAS + BMT vs单独BMT和CEA + BMT vs单独BMT)作为双侧检验进行,α为2.5%。假设CAS(和CEA)的事件率为6.4%(结合短期事件率和5年事件率)BMT事件发生率设置为11.8%,CAS加BMT的样本量(和CEA + BMT)组被设定为单独BMT组的两倍,1080例患者被纳入CAS + BMT和CEA + BMT组和BMT单独组540例,采用两组连续性校正χ²检验。双侧α为5%,非劣缘为2.5%,CAS + BMT与CEA +BMT组每组需1505例患者,考虑27.3%的患者在治疗方式之间切换或不治疗。计算了CEA + BMT共需要1550名患者。CAS加BMT组,BMT单独组540例,共3640例。
很可惜,入组太慢,经费不足,最终只入了513例,过程如下:
30天内的任何原因或5年内的同侧缺血性卒中(主要疗效终点)为:
CEA + BMT 2.5% (95% CI 1.0-5.8),
CAS + BMT 4.1% (CI 2.2 - 8.6),
BMT 3.1%(CI 1.0-9.4)。
Cox比例危险试验显示CEA + BMT的主要疗效终点风险与BMT比无差异(风险比[HR] 0.93, 95% CI 0.22 - 3.91;p= 0.93)。
CAS + BMT与单独BMT相比(1.55,0.41-5.85;p = 0·52)。
CEA或CAS未显示出较BMT的优越性,因此未进行非劣效性检验。
CEA组和CAS组在术后30天内均无死亡,但有5例卒中。
在5年随访期间,CAS + BMT发生3例同侧卒中,CEA + BMT组和BMT组无事件发生,无明显差异。
第一例CAS再狭窄事件发生在干预后127天,CEA组在干预后182天开始发生再狭窄。
根据ECST标准,再狭窄定义为70%。
CAS组显著增加,为10.2% [95% CI 6.6 - 15.8]),
CEA 为3.2% [95% CI 1.5 - 7.1]),
CAS组再狭窄风险明显高于CEA组。
BMT组15%的患者出现了进行性狭窄,其中一名患者出现了致残性卒中。
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和戒烟方面,许多患者的BMT目标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执行,但在血压调整、减肥目标和体育活动动机方面出现了明显的不足。
既往研究,在具有高风险斑块特征的亚组患者中,同侧缺血事件的年风险为4.3%,而在无高风险斑块特征的患者中,这一风险为1.2%。
鉴别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卒中风险增加是很重要的。
除了由于狭窄严重程度而增加的风险外,颈动脉相关卒中的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如经颅多普勒微栓塞检测、脑成像上的无症状栓塞性梗死、对侧短暂性缺血发作或卒中史、脑血管储备减少、斑块内出血、富含脂质的坏死核、纤维帽破裂(MRI检测)、斑块溃疡、斑块进展、回声斑块类型,斑块面积增加。
来源:第67病区
罕见病诊疗指南——抗 LGI1 抗体相关脑炎【神经系统罕见病】
《中国卒中学会关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筛查的科学声明》在线发布
ISC 2022前沿速递|应用西洛他唑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卒中二级预防影响的性别差异
ISC 2022|续写新篇章 —— “替奈普酶”精彩继续……
血栓预防及血栓形成的治疗推荐丨2022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院前和初始医疗系统的推荐丨2022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Lancet:静脉溶栓替奈普酶(0.25 mg/kg) VS 阿替普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