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张细菌培养单在手,如何区分定植菌还是感染菌?

2021-03-2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感染非原创

感染问题是医院每天都要面对的,一张细菌培养单在手,如何区分定植菌还是感染菌?对于定植,抗生素使用属于滥用,对于感染,若不及时抗感染治疗,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因此,学会区分定植菌和感染菌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尤为重要。


定植与感染的具体区分方法


1) 定义:

各种微生物(细菌)经常从不同环境到达人体,并能在一定部位定居和不断生长,繁殖后代,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细菌定植”。局部可培养出病原微生物,但是患者没有表现出感染症状,通常不需要抗感染治疗。大多数定植是无害的,然而也有些定植菌,在条件合适时感染人体,成为条件致病菌。


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并引起病理变化称为“感染”。感染则是局部培养出微生物同时伴有感染症状,需要抗感染治疗方可痊愈。


2) 部位:

正常无菌的体腔(血液,脑脊液,胸腹水等)中分离到病原体,应考虑感染病原体;非无菌部位(皮肤、黏膜或创面)分离到病原体,同时无临床、影像、生化以及组织病理依据,多倾向于定植;如果反复脓液培养为同一结果,或保护性标本,或菌落计数达到一定量则倾向于感染。


3) 患者:

长期使用多种抗菌药物但没有相应感染征象,或存在其他可解释的疾病可能为定植;对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的念珠菌,真菌感染可为危险因素。


4) 微生物:

有些微生物难以被常用消毒剂清除或去除,诸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多考虑定植;体内存在异物,反复分离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吸烟或COPD反复分离到非结核分枝杆菌,考虑感染。有些病原体只要分离到,即认为感染,诸如:结核,流感,副流感,军团菌,隐球菌,肺囊虫,粪便中分离出沙门菌。如果针对分离的病原体进行了治疗,但感染持续存在,考虑定植而非感染。


5) 随访:

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但持续分离到某菌考虑定植。


病原体检验阳性并非就是感染,或一定是该病原菌感染。需依据感染部位、病人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病人不同病理、生理特点来综合分析。


首发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

作者:沈泳利 胡平平 翁亚丽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