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血透内瘘发生血肿淤青怎么办?一文分析解决

2025-02-27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血液透析,作为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旨在通过人工方式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从而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然而,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有时会出现内瘘血肿淤青的情况,这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透析效果,甚至威胁生命。


微信截图_20230914104138.png


因此,了解内瘘血肿淤青的原因,掌握紧急处理方法和后期护理技巧,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血液透析内瘘发生血肿淤青的原因


1、血管因素


血液透析需要穿刺血管以建立血液循环通道,而血管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穿刺的成功与否。新建内瘘血管成熟不良、老年患者血管脆性大、血管深度不好把握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穿刺失败或血管损伤,进而引发血肿淤青。新建内瘘血管成熟不良,建议于术后4~6周进行AVF成熟度的评估,常规评估指标包括动静脉内径、血流量、静脉与皮肤之间距离等。


2、技术因素


穿刺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血管损伤的程度。穿刺技术不良、进针不够轻柔、没有超声引导穿刺等,都可能造成血管穿破或损伤,导致血液外渗形成血肿淤青。压迫力度过大,导致上段血流回流受阻或者压迫时间过短导致皮下渗血也会导致血肿淤青。


3、患者因素


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对血肿淤青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尿毒症毒素可以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易出现血肿淤青;同时,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体外循环使用的抗凝剂也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患者在透析后或受到轻微磕碰时出现血肿淤青。



二、紧急处理措施


当血液透析内瘘发生血肿淤青时,应采取以下紧急处理措施:


1、立即暂停透析,拔针压迫止血


一旦发现内瘘出现血肿淤青,应立即停止透析更换穿刺点,避免进一步加重血管损伤和出血,必要时候充分评估穿刺成功继续透析可行性。拔针后立即用无菌纱布或棉球压迫血肿部位,以减缓血液外渗。压迫力度要适中,既要达到止血效果,又要避免过度压迫造成血管损伤。推荐采用有效指压法止血,尤其新建内瘘避免使用止血带,并在穿刺点正上方冰敷,评估内瘘肢体温度。


2、发生时可冰敷,24小时后热敷


在血肿部位放置冰袋或冰块进行冰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渗血和炎症扩散。但冰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冻伤皮肤。止血后24小时后可以使用热敷理疗的方式促进淤青和炎性扩散,72小时后可进行内瘘的握球锻炼促进血肿消散淤青恢复。


3、护理技术


可以进行非热康普或远红外线热疗,亦可联合使用一些中医药,如我院肾内科研制的桂龙护瘘酊,在联合肺热康复或远红外线理疗上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联合40~50℃湿毛巾进行热敷。

4、密切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肿变化情况,养成内瘘自我监测习惯,做好“视-触-听”三部曲,若出现异常请立即就诊。



三、后期护理


在紧急处理血肿淤青后,还需要进行后期护理,以促进血肿消散和恢复血管功能。

  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肿变化情况,养成内瘘自我监测习惯,做好“视-触-听”三部曲,若出现异常请立即就诊。

  2. 每日进行非热康普或远红外线热疗联合中医药理疗;联合40~50℃湿毛巾进行热敷。

  3. 坚持内瘘握球锻炼,内瘘握球锻炼有助于促进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提高内瘘血管的功能。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握球锻炼。

  4. 避免二次损伤,在血肿淤青未完全消散前,应避免对内瘘血管进行二次穿刺,以免加重损伤和出血。同时,患者应避免测血压、输液、抽血等操作,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

  5. 严重淤青者应关注凝血功能,患者应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和血常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凝血异常。对于凝血功能不佳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使用无肝素透析或调整抗凝剂用量。

  6. 提高穿刺技术,医护人员应不断提高穿刺技术,熟悉血管解剖结构,准确把握进针角度和深度。同时,可采用超声引导穿刺等技术手段,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减少血管损伤。



血液透析内瘘发生血肿淤青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其发生原因涉及血管、技术和患者等多方面因素。在紧急处理时,应迅速采取止血、冰敷等措施;在后期护理中,应注重热敷理疗、中医药应用、内瘘握球锻炼等方面的工作。同时,预防措施同样重要,包括保护血管、提高穿刺技术和个体化抗凝治疗等。通过综合施策,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内瘘血肿淤青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透析治疗效果。



来源:肾病透析科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