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患者突发心律失常,别慌!学会6招,从容应对(附指南下载)

2019-06-28作者:论坛报木易经验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处理不能仅着眼于心律失常本身,还需考虑基础疾病及纠正诱发因素。

文末附指南,未下载壹生APP的用户,点击上方绿色【下载/打开APP】;已下载的用户,可直接查看。 

原则一 识别和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

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时不应苛求完美的诊断流程,而应追求抢救治疗的效率。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者,需立即纠正心律失常。对快速心律失常应采用电复律,见效快又安全;心动过缓者需使用提高心率的药物或置入临时起搏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时,根据患者的症状确定治疗原则。

原则二 纠正与处理基础疾病和诱因

常见的基础疾病包括心肌缺血、心衰、器质性心脏病。常见诱因包括电解质紊乱、血气和酸碱平衡紊乱、药物因素等。根据基础疾病与心律失常的急迫程度确定治疗策略。例如: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早:第一时间行急诊PCI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持续性室速、室颤:第一时间处理心律失常

原则三  权衡获益和风险

对于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控制,追求治疗的有效性;对于稳定性心律失常,应考虑治疗措施的安全性,避免过度治疗。如果遇到治疗矛盾,处理原则是首先顾及主要矛盾,及当前对患者危害较大的方面,例如:既往心动过缓患者,此次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如何选择?A. 药物治疗,B. 食管心房调搏。既要终止心动过速,又要防止心脏停搏,此时药物治疗顾虑较多,可选食管心房调搏。

原则四 兼顾治疗与预防

心律失常易复发,在纠正后应采取预防措施,尽力减少复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终止后一般都要使用药物预防发作。在紧急处理后应对心律失常远期治疗有所考虑和建议,某些患者可能需应用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有适应证,建议射频消融或起搏治疗。

原则五 对心律失常本身的处理

· 终止心律失常:恶性的心律失常和有可能发展到恶性的心律失常(如室颤、持续单形室速),以及症状明显的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需要采取终止措施。

·改善症状和血液动力学:有些心律失常不容易立刻终止,但快速心室率会使血液动力学状态恶化或伴有明显症状,如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减慢心室率可稳定病情,缓解症状。

原则六 急性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药物的选择应兼顾基础疾病、心功能状态、心律失常性质。应用一种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后疗效不满意,应先审查用药是否规范、剂量是否足够。一般不建议短期内换用或合用另外一种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宜考虑采用非药物的方法如电复律或食管调搏等。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