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研究展播|圈套器冷切除术前需要常规进行黏膜下注射吗?

2024-04-07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成果名3~9 mm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时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的影响

发表期刊:美国胃肠病学杂志》[Am J Gastroenterol,IF(2022):10.2]

通讯作者:胡兵

第一作者:牟一

主要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推荐理由


结直肠息肉的早诊早治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在直径小于10 mm的无蒂结直肠息肉中,圈套器冷切除术(CSP)因其高完整切除率和高安全性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关于CSP中黏膜下注射的研究是有限的,是否需要像EMR一样常规黏膜下注射,指南并未提及。该研究提示,CSP黏膜下注射并不改善结果,反而延长了操作时间,这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解读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均居高位。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给我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大部分散发性结直肠癌由结直肠息肉发展而来,通过结肠镜筛查发现并及时切除结直肠息肉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圈套器冷切除术是指采用圈套器套住息肉后直接切除的技术,由于其操作过程中的高完全切除率和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被推荐为切除<10 mm的非带蒂结直肠息肉的首选方法。


黏膜下注射作为内镜下黏膜下剥离的主要步骤之一,可通过将病变抬高并与固有肌层分离,从而安全、快速地切除胃肠道病变。有报道表明,在CSP手术中,黏膜下盐水注射有利于病灶边缘的划定和异常组织的切除。但目前的指南并没有涉及在CSP过程中对小于10 mm的息肉进行黏膜下注射的应用,关于这部分的研究是有限的,缺乏高质量的循证证据。


为了探讨在3~9 mm大小的非带蒂结直肠息肉中,黏膜下盐水注射(SI)结合CSP是否能够降低不完全切除率(IRR)并减少不良事件,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胡兵教授牵头,组织在中国的六个中心进行,完成了一项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并发表在Am J Gastroenterol,影响因子10.2。


该研究共纳入了300例患者,随机均分配到SI-CSP组(即在CSP中结合黏膜下盐水注射)和C-CSP组(常规CSP组)。主要研究结果是不完全切除率(IRR),次要结果包括程序时间、术中出血、延迟出血和穿孔。


结果显示,SI-CSP组与C-CSP组的IRR没有显著差异(1.7% vs 1.4%,P=1.000),SI-CSP组的操作时间中位数显著长于C-CSP组(108 s vs 48 s,P<0.001),两组之间的术中出血和延迟出血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531和P=0.250),两组均未发生穿孔。


研究表明,对于3~9 mm大小的结肠直肠息肉,CSP期间的黏膜下盐水注射并没有降低IRR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显著增加了手术时间。因此,在CSP切除3~9 mm大小的结直肠息肉时,不推荐常规使用黏膜下生理盐水注射,这一高质量证据对于未来的临床决策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专家点评


结直肠癌作为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近年来,西方国家随着结肠镜检查的广泛开展和早期息肉切除,结直肠癌发病率逐渐下降,但在中国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呈现增高及年轻化趋势。


腺瘤性息肉、无蒂锯齿状病变、传统锯齿状腺瘤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大部分通过腺瘤-癌途径发展,早期检测和切除结直肠息肉,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了避免热损伤、减少术后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风险,在传统息肉切除基础上衍生出了圈套器冷切除术,目前已广泛被日本、欧美国家用于治疗微小结直肠息肉。大量的临床研究评估了CS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在CSP期间是否进行黏膜下注射对手术结果和并发症的影响的研究是有限的,也一直存在争议。


该研究采用了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在中国的六个中心进行,包括了三级和二级医院,增加了研究的普遍性和可推广性。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SI-CSP组和C-CSP组,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减少选择偏倚,确保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的终点是IRR、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延迟出血和穿孔等,这些都是评估手术安全性和效率的重要临床指标。


研究结果显示,SI-CSP组和C-CSP组的IRR、并发症均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黏膜下注射在提高切除率方面并没有额外的益处,也表明CSP本身就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此外,SI-CSP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C-CSP组,这可能意味着使用黏膜下注射会增加患者的不适和医疗资源的消耗。需要注意的是,该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研究没有包括<3 mm或>9 mm的息肉,这可能限制了结果的普遍适用性。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供了关于在CSP中使用黏膜下注射的高级别证据,这对于决定是否在切除小于10 mm的结直肠息肉时使用该技术具有指导意义。它表明,在CSP中使用黏膜下盐水注射对于3~9 mm的结直肠息肉并不是必要的,因为它并没有改善手术结果,反而增加了手术时间。这一发现对于优化临床手术策略、提高手术效率和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介绍


图片5.png
通讯作者

胡兵

主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消化内镜医工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医工交叉协作组组长、国家消化质控中心专家暨省质控中心主任、四川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国之名医、天府名医。SCI期刊World J of Gastrointest Endosc主编。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近年来发表SCI论文170余篇,连续4年全国消化及肝病领域发表SCI论文数量位列第1。获授权专利30余项并成功转化6项,获专著7项,获产品注册证1项。作为国际知名内镜专家,多次受邀在欧美等国家手术演示及带教。


图片4.png
第一作者

牟一

医学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治。担任四川省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消化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研究会消化及消化内镜协同创新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智慧内镜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胰腺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胶囊内镜和肠病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作为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Endoscopy、Am J Gastroenterol等期刊发表论文21篇,累积影响因子104.1。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累计科研经费70万。参与专利发明7项。作为第一执笔人参与撰写我国首部《中国结直肠息肉冷切专家共识》。





团队介绍


胡兵教授团队是国内外消化道早癌诊治领域先行者和领军者,开展10余项国际首创新技术,建立了消化道早癌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围绕内镜筛查、早癌诊断、术前评估、ESD手术、病理学特征、术后随访、早癌发生机制、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医工交叉多领域跨学科全链条研究,团队获国家级项目10项,包括食管类器官基础研究、食管巨大平滑肌瘤内镜切除、食管早癌人工智能、食管早癌ESD术后追加放疗RCT、内镜三维可视化技术、ERCP防射线辐射RCT、肠道人工智能、潜水胶囊内镜、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术及磁珠辅助牵拉技术等。研发产品“食管早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获国家工信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入围,受邀参加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巡回展并入选首届“华西医工十大进展”。


胡兵教授团队带领的消化内镜中心已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国内外医生培训基地,团队取得了多个技术创新并研发多款创新产品。迄今为止,吸引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阿联酋、印度、埃及等国家的数十位医师前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学习,包括梅奥诊所、约翰·霍普金斯、乔治敦大学医院、西南医学中心、范德比尔特医学中心、德国基尔大学医学院等全球著名医院的医师,通过与欧美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交流合作学习,华西内镜已站上了国际舞台,占领世界内镜创新技术高地。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