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武汉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临床研究学组分享
卵圆孔未闭(PFO)是目前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在无明显原因的卒中患者(隐源性卒中)中患病率高达45%,且患者通常都很年轻。对于年龄≤60岁的PFO相关卒中患者,推荐的治疗方法是经导管PFO封堵治疗。与单独抗栓治疗相比,该手术卒中复发和大出血的风险均降低。
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AF)是心源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PFO封堵后潜在的手术相关并发症,这已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发现,并在最近的荟萃分析中得到强调。但PFO封堵术是否也与AF发生的长期风险相关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长期随访观察经导管PFO封堵术后发生AF的长期风险,并将其与PFO诊断后但未行封堵治疗以及普通人群中发生AF的风险进行对比。
本研究是来自于丹麦的一项全国性队列研究,招募2008年-2020年期间接受PFO封堵术的所有成人(≥18岁)患者。该研究包含三个队列,PFO封堵队列,PFO诊断队列(诊断为PFO,但未行封堵治疗)和PFO匹配队列(与PFO封堵队列进行背景人群匹配),研究结局是首次确诊AF。
在本研究中,PFO封堵队列有817例,PFO诊断队列有1224例,匹配队列有8170例。在PFO封堵队列中,有54例发生AF,其中42例(78%)为早期结局(术后≤3个月),12例(22%)为晚期结局(术后>3个月)。此外,在PFO诊断队列和匹配队列中,分别有35例和51例发生AF,下图展示了三个队列中5年内发生AF的风险。
在PFO封堵队列中,AF发生风险在术后的前几个月迅速增加,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缓慢增加。前3个月内的风险为5.2% (95% CI: 3.7-6.8),之后的风险为2.7% (95% CI: 0.9-4.4),AF的总发生率为2.9例/100人年。在PFO诊断队列中,前3个月AF的风险为1.6% (95% CI: 0.9-2.4),此后的风险为3.0% (95% CI: 1.2-4.8),AF的总发生率为2.0例/100人年。同样,在匹配队列中,发生AF的前3个月风险为0.1% (95% CI: 0.02-0.2),之后的风险为1.1% (95% CI: 0.7-1.5),房颤的总发生率为0.3例/100人年。
此外,本研究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年份、合并症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还计算了AF发生的相对风险。与诊断队列相比,PFO封堵队列的前3个月AF发生率升高(HR为2.3,95% CI: 1.3 - 4.0),3个月后趋于平稳(HR为0.7,95% CI: 0.3-1.7)。长期来看,5年AF发生率也更高,HR为1.7(95% CI: 1.1-2.6)。与匹配队列相比,PFO封堵队列在前3个月内AF发生率高出约50倍(HR 51, 95% CI: 21-125),但此后也相当稳定(调整后的HR 2.5, 95% CI: 1.2-5.0)。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不能排除长期发病率的小幅增加,但即使发病率增加2.5倍,绝对风险仍然很低,因为背景人群的潜在发病率非常低。
分层分析显示,PFO封堵后发生AF的风险与性别无关,各年龄组之间也大致相似,不同合并症之间也没有观察到实质性的差异。敏感性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因此,与未封堵治疗的PFO患者和匹配队列相比,经导管PFO封堵术3个月内AF发生率较高,但长期风险并没有增加。
PFO封堵术的临床保护意义毋庸置疑,因为随机试验一致报告术后卒中的风险降低,但术后AF问题仍有争议。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术后早期AF发生是一种良性的、短暂的现象,与继发于器械植入的房间隔局部刺激或炎症有关,通常会随着封堵器的内皮化而消失。当然,术后AF的预后,比如复发性卒中,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
参考文献:Skibsted CV, Korsholm K, Pedersen L, Bonnesen K, Nielsen-Kudsk JE, Schmidt M. Long-term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r flutter after transcatheter patent foramen ovale closure: a nationwide Danish study. Eur Heart J. 2023 Jun 3:ehad305. doi: 10.1093/eurheartj/ehad30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