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您是否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是,进入观看
否,退出
同意
拒绝
问题:
如何理解复阳和二次感染?
刘又宁教授:
复阳指的是感染者的症状基本已经消失,经核酸和抗原检测都是阴性后,再次检测时发现又变成阳性了。二次感染是指第一次感染的新冠病毒已经完全康复了,但是又再次感染了新冠病毒。二次感染会出现感染症状,核酸和抗原检测呈阳性,病毒的载量高,是具有传染性的。
假设全国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感染过新冠病毒,我们就等于打了非常有效的疫苗了。但是非常遗憾,我们自然免疫后,病毒还在不断变异,所以肯定有人会发生二次感染。关于二次感染的比例问题,因为我国此前一直是动态清零的政策,前期感染的人数不是很多,所以我们观察到的二次感染患者相对也较少。但是,在大规模感染的国家中目前已经有了数据,二次感染的比例从5%~20%左右不同,最高的大概是20%,但是也有人说20%是指大致相似的同类病毒,如果遇到新的变异株(比如XBB或者是BQ.1),再次感染的概率会增高。
那么二次感染通常什么时间发生?大多数的研究表明,第一次感染后三个月到半年之内很少发生,半年后抗体水平明显衰减,容易发生二次感染。
如果是感染新冠病毒以后两周检测抗原阳性,把患者说成是二次感染,是没有根据的,很可能就是病毒清除慢了,患者可能中间有过一次抗原或核酸阴性,下一次再测又呈阳性,这有可能是中间那次检测(由于标本采集不标准等原因)敏感度不够。我认为这种情况下患者并不是复阳,实际上是一直有少量的病毒在体内未清除干净。
大多数患者的二次感染反应要比一次感染要轻,但也有研究者提示,老年人如果有二次或三次感染,可能比首次感染的病死率要高,这还有待于我们自己的研究来证实这个问题。
整理: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元璐
审校:刘又宁教授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