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肺炎的不同类型介绍 | 肺部感染诊疗能力提升计划

2024-03-20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阅读要点提示

1.目前肺炎的临床分类方法是在现有病原诊断方法无法达到满意的检测速度、病原诊断率和普及性时,指导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权宜手段。

2.肺炎根据发生地点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肺炎。

3.根据常见病原种类可将肺炎分为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其他包括真菌感染、分枝杆菌感染和寄生虫等感染所致肺炎。

4.未来理想的肺炎精准定位和分型应包括患者的初始免疫状态、菌群失衡现状、目前炎症反应类型和程度、疾病发展阶段等。


肺炎的不同类型介绍


作者:周飞


随着我们对一种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会发现在一种疾病的同一表型下,其疾病严重程度、发生机制、病理生理过程、病理类型可能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在治疗的方法上也大相径庭。因此,一种疾病的分型取决于我们对病因的认知和治疗策略的不同。

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改善肺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但目前肺炎的病原总体检出率不足40%,现有各类诊断技术尚难以同时具备及时性、广泛普及性和高成本-效益比,临床医生通常要在难以获得病原结果的情况下给予患者及时、恰当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因此,掌握肺炎的病原学是指导合理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基础。


根据肺炎发生地点分类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院外发生肺炎的患者与院内感染患者,在肺炎病原谱不同(表1),院内罹患肺炎患者的病原耐药率亦显著高于院外发生肺炎患者,因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我们基于肺炎发生的地点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指在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在入院后处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指住院期间没有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未处于病原感染潜伏期内,而入院48小时后新发生的肺炎。

  •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机械通气撤机、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也属于VAP范畴。


表1 肺炎病原谱

image.png

虽然HAP和绝大多数VAP均在院内发生,但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接有创呼吸机患者气道生理功能状态明显改变,VAP的预防策略、临床特点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策略与HAP亦有差别,因此应区别对待。2005年,美国曾在HAP/VAP指南中提出医疗护理机构相关肺炎(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HCAP)这一概念。其初衷是把初级医疗护理机构内罹患肺炎患者与CAP患者区分,因为这部分患者长期处于医疗环境下,多重耐药菌(MDR)感染的风险高。但是,自2005年后众多数据表明,HCAP与多重耐药菌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以HCAP标准识别MDR高危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没有达到可以临床应用的阈值,不如直接采用MDR独立危险因素(如90天内曾使用静脉抗菌药物、既往耐药菌定植史等)加以区分。因此,不再将HCAP单独作为肺炎的一种类型。



根据肺炎病原类型分类

以肺炎发生地点进行分类的方法有利于初步指导抗菌药物在以细菌、非典型病原体为代表的一大类肺炎中的经验性使用。但非典型病原体与细菌存在根本性差异,所应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不同。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进步,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病毒性肺炎的比例达15%~39.1%,显示出病毒性肺炎愈加重要的地位。病毒性肺炎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并且以其特征性肺免疫损伤同病毒性脓毒症与细菌性肺炎的病理生理过程上区别开来。

因此我们从病原类型角度,根据肺炎中最常见的几类病原将其分为“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

  • 细菌性肺炎: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常见革兰阳性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其他链球菌等,常见革兰阴性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肠杆菌科菌等。

  • 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最早提出这一概念是在抗菌药物初期年代,指部分对β-内酰胺类及磺胺无效的肺炎。随着对肺炎病原学认识的加深,人们发现这部分肺炎是由一大类不具备典型细菌细胞壁结构,多数胞内寄生,不能通过革兰染色识别,也不能利用常规细菌培养基培养的一类微生物造成,故称其为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其中最常见为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也包括鹦鹉热衣原体和伯氏考克斯体等。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及四环素类药物对这类肺炎有效。

  • 病毒性肺炎:指由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人冠状病毒、鼻病毒、巨细胞病毒)引起的一大类肺炎。近年来以病毒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SARS-CoV)、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等新发突发传染病,进一步显示了病毒性肺炎愈加重要的地位。SARS-CoV-2更是已成为CAP的常见病原。

按照肺炎病原类型分类还应包括真菌感染(酵母菌、霉菌、双向真菌以及肺孢子菌等)、分枝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以及寄生虫等感染所致肺炎。尽管以上病原体在免疫正常肺炎患者中的比例并不高,但随着自身免疫性疾病、放化疗、免疫抑制剂应用以及基础结构肺病患者增加,真菌以及分枝杆菌感染患者数量明显增加,并且治疗难度更高,应予充分重视。


其他分类方法


除上述分类方法外,亦有根据患者年龄不同而提出儿童肺炎(<18岁肺炎患者)和老年肺炎(≥65岁肺炎患者)的分类方法。因儿童患者更多以病毒性肺炎或支原体肺炎为主要表现。老年肺炎患者往往因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反复住院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比例更高,同时需要注意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高危因素进行识别。

吸入性肺炎是指将食物、口咽分泌物或胃内容物等误吸至下呼吸道而出现的肺部感染。其病理过程除细菌性肺炎外还包括了误吸物导致的化学性损伤,在误吸不同成分物质时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早期研究显示吸入性肺炎的厌氧菌感染比例较高,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需要注意覆盖厌氧菌,因此将其单独提出作为一种特殊类型肺炎。但是,近年来研究显示,吸入性肺炎的病原谱在逐渐向CAP和HAP演化,即“在哪里误吸,就以哪种病原谱为主”,而吸入性肺炎与无误吸的CAP/HAP厌氧菌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此外,临床常用CAP和HAP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呼吸喹诺酮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均具有抗厌氧菌活性。因此,有学者提出或可用“误吸风险”评估代替这一特殊类型肺炎。


目前肺炎分类方法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实际上,目前肺炎的分类方法是十分“粗糙”的,不论上述何种方法,其本质都是从病原这一维度出发,目的是将可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或适宜应用某一类抗菌药物的人群识别出来。上述分类方法的建立背景仍是单一病原、肺炎发病这一简单的线性关系,并局限在抗感染治疗。

但是,我们已认识到肺炎的发生过程,是肺内微生物菌群丰度降低、菌量上升以及宿主炎症反应增加的生态系统失代偿现象,不同宿主因素背景下出现的炎症反应可能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其病理过程涉及病原侵袭破坏、免疫炎症反应(包括可能出现的炎症风暴、免疫损伤和随之而来的免疫耗竭)和修复等动态演变过程。单纯的抗感染治疗在面对重症感染,特别是病毒性肺炎已经出现严重免疫损伤时已难以改变预后。未来的治疗正在向免疫调节、纠正修复异常等过程发展。因此,在理想状态下,我们应对患者的初始免疫状态、菌群失衡现状、目前炎症反应类型和程度、疾病发展阶段等精确定位和分型。

如今,人们已开始关注患者的宿主因素,提出了免疫抑制人群肺炎,并基于有限的证据发布了相关共识(Treat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Immunocompromised Adults: A Consensus Statement Regarding Initial Strategies)。共识中初步提出了对患者初始免疫状态的评估和分类方法,这部分内容将在后续章节展开。


作者简介

image.png

周飞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

PCCM专培医师 

以第一作者在Lancet、ERJ等期刊发表论文5篇,曾作为秘书参与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2016版)指南编写,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2项


原创内容,转载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