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万毅新教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肺结核治疗为主。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国家经济发展,呼吸科已取得长足的进步,现已成为综合性现代化呼吸病学诊疗中心,拥有独立的呼吸内镜中心、睡眠医学诊疗中心和肺功能检查室。呼吸内科现有两个病区,设有8个亚专业学组,同时科室的学历结构及职称结构较为合理。在人才培养上,科室每年培养多名呼吸内科硕士研究生。在特色诊疗技术上,呼吸内镜中心现拥有国内一流内镜设备,气管镜检查和介入治疗是病区的学科优势,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学科交流上,科室医生多次前往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进修,同时与国内多家医院进行合作交流。
万毅新教授:
肺癌发病率位居全球及中国恶性肿瘤第一位,甘肃省肺癌发病率也位居首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肺癌患者均收入呼吸内科进行治疗,其中呼吸内科收治患者有三分之一为肺癌患者。在肺癌诊疗上,科室遵循NCCN等规范指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尤其是免疫治疗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武器。在肺癌筛查上,多是通过体检或门诊检查发现,尚未进行大规模人群筛查。三甲医院的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较高,但基层医院尚需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通过持续推进肺癌规范化诊疗培训项目,基层规范化诊疗水平提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万毅新教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的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尤其是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除开展常规支气管镜下活检、灌洗等项目外,近年来还开展了气道良恶性疾病气管镜下的热消融术、气道内异物取出术等,每年有上千例患者前来就诊,技术水平在西北五省占有一席之地。在患者教育上,科室有教育团队开展了系列患教活动,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科室为当地肺癌患者带来了获益,同时在当地老百姓中树立了非常好的口碑。
万毅新教授: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南北狭长,共包括14个地级市及86个县。甘肃省一半以上的县级医院没有支气管镜,为肺癌诊断增加了难度。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成立了呼吸系统疾病医联体及内镜诊疗介入医联体,通过请上来和走下去两种形式,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及学术交流。前两年,科室会选择不同的区域进行学术交流与技术推广活动,每次可覆盖三四个城市及三四十个县。同时,科室也会召开学术会议,进修医生可以免费参加。受疫情影响,线下活动相对较少,线上活动增加,但技术类培训仍需手把手去教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万毅新教授:
呼吸内科现有70余名医护人员,其中医生有30余人。科室分为8个亚专业学组,其中肺癌和内镜介入是优势学组。未来的规划是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发展亚专业,并在呼吸康复等新的发展领域开拓。除慢阻肺、哮喘、间质纤维化等疾病外,肺癌也需康复治疗,这是未来重点的发展方向。此外,需继续发展呼吸重症医学,将肿瘤新药用于临床为患者争取最大获益,同时不断推进肺癌诊疗的精细化与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万毅新教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视各个疾病的MDT讨论,出台了相应的规定及相应的机制来保障MDT讨论的运行。每个病区每个月需展开MDT讨论,同时特殊病例均需通过MDT讨论。科室设有专门的场地,同时有呼吸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参加到MDT讨论中。从医院层面来看,MDT仍需进一步深化,流于形式的MDT讨论的质量大打折扣。同时,未来还需开展跨省跨区域的MDT讨论,以进一步推动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的提高,真正发挥多学科的优势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万毅新教授:
职业生涯中印象深刻的病人很多,从医三十余年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无奈。部分患者经过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成为了永远的朋友。但有些患者经历过各种治疗方案后,仍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临床医生直面患者死亡时真的是非常无奈。除了肺癌患者外,不少内镜介入治疗的病例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个肿瘤梗阻气道的患者,经过支气管镜切除后,改善了患者气短、呼吸困难等影响睡眠的症状,患者回到病房不断感慨医生的妙手回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