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最后救命稻草。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的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尤其是眼部的不良反应。眼部不良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应当引起充分重视。
目前,已有临床认知的眼部不良反应有很多,例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单抗(ipilimumab)发生眼部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3%,包括前葡萄膜炎、视神经病变、Grave’s样病变、眼眶炎症和VKH样综合征;Vemurafenib的眼部不良反应约4%,主要是葡萄膜炎;而免疫检查点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1, PD-1)单抗的主要眼部不良反应有视物模糊、流泪等。
本文整理自近日发表于《中国肺癌杂志》的一篇文章内容整理如下,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中的眼部并发症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发生机理、检测和基本治疗原则。(因篇幅较长,小编将分3期进行介绍,本篇为第一篇)
作者详情
内容精选
1 眼睑皮肤和毛发改变
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是药物抑制了眼部组织(包括睑板腺、毛囊、结膜、角膜、泪腺、眼睑皮肤和毛细血管)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传导。
1.1 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眼睑皮肤皮疹多见于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其皮疹与全身皮疹性质一样(图1)。
1.1.1 症状和体征 面部和眼睑部较小红色皮疹、轻度突出于皮肤面,多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有刺痒感和不适感觉。
1.1.2 诊断 根据眼部皮肤表现,无须特殊检查可基本确诊。
1.1.3 治疗 眼部皮疹多无症状,不需要处理,如果患者出现痒和刺激症状,可局部使用氧氟沙星眼膏或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减轻症状。
1.1.4 预后 预后良好,多不需特殊治疗。
1.2 睫毛眉毛变长、变黑、增生也常见于EGFR靶向治疗患者。
1.2.1 症状和体征 眉毛变粗、黑,变长且杂乱;睫毛亦可变长、变黑,但是睫毛末梢常弯曲并纠缠在一起(图1)。甚至部分睫毛弯曲刺激角膜。
1.2.2 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可确诊。
1.2.3 治疗 因其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多不需治疗。部分患者因睫毛过长弯曲而刺激角膜,则需要修剪睫毛或给予拔除。
1.2.4 预后 预后良好,多不需特殊治疗。
1.3 睑内翻或睑外翻亦偶有报道,其发生原理尚不明确。
1.3.1 症状 流泪和眼部异物感,分泌物增多。
1.3.2 体征 眼睑内翻或外翻,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因结膜或内翻的皮肤摩擦角膜导致角膜上皮损伤、溃疡。
1.3.3 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确诊。
1.3.4 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矫正内翻或外翻。
1.3.5 预后 预后良好,多不需特殊治疗。
图 1 83岁女性,因肺癌口服吉非替尼治疗,面部及眼睑皮疹。同时可见睫毛和眉毛变粗变长变黑,且变长的睫毛常弯曲,打结。
2 睑缘炎和结膜炎
多见EGFR突变的靶向治疗中,其发生机理可能与前述相同。
2.1 症状
眼痒、肯干并有异物感、烧灼感等。严重时会出现畏光、流泪症状,也可继发结膜炎,分泌物增多。
2.2 体征
睑缘充血、肥厚,可见睫毛根部皮屑或分泌物黏附。睑板腺开口充血、扩张,并有角化现象(图2)。睫毛容易脱落,但可以再生。结膜多有充血、乳头增生。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角膜表面点状的上皮缺损。
2.3 诊断
依据典型的症状和睑缘充血、肥厚,睫毛根部鳞屑附着可明确诊断。睑缘炎有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三种,在靶向药治疗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AEs)中以鳞屑性睑缘炎比较常见。
2.4 治疗
①热敷和清洗睑缘,改善局部卫生条件,热敷后睑板腺分泌物易于液化并顺利排出。
②可用带有激素的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在睫毛根部,以减轻炎症反应,并起到润滑睑缘的作用。
③眼部抗炎药:包括低浓度激素滴眼液和非甾体抗炎滴眼液的使用。
④干眼症也是免疫治疗的一个主要的眼部并发症。对于伴发干眼症患者,应给予人工泪液治疗,严重者需要进行泪小点栓塞手术。
2.5 预后
多不会引起严重的眼部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后多可缓解,但是停药或停止局部清洁后容易复发。
图 2 女性,71岁,肺癌晚期口服厄洛替尼1年,出现睑缘炎症,充血、肥厚。
3 干眼症
其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CTLA4和PD-1的临床试验文献中均有不同程度干眼症的发生,发生率为1.2%~24.2%。但具体细节和数据均无描述。虽然其放生率较高,但是正常人群中干眼的发生率也比较高,因此常被忽视。
3.1 症状
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视力疲劳、眼胀、眼疼、畏光、眼红等。
3.2 体征
①眼部充血,球结膜失去光泽;
②泪河变窄;
③角膜荧光染色可见角膜上皮点状或片状着色;④泪膜破裂时间变短(<10 s);
⑤泪液分泌检查:泪液分泌减少,小于正常值(10 mm~15 mm/5 min)。
3.3 诊断
干眼症的诊断需要结合以下几个方面:
①症状;
②泪膜稳定性检查;
③眼表上皮细胞的损伤多可做出诊断。
3.4 治疗
①消除诱发干眼的诱因,减少手机和电脑屏的使用;
②人工泪液,可补充泪液中水分的减少。目前临床常用的人工泪液包括: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二醇滴眼液以及羧甲基纤维素等;
③抗炎药物:多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④泪小点栓塞,可减少泪液流出和蒸发,延长泪液在眼表的停留时间;
⑤对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则需要加强睑缘清洁和局部热敷按摩增加睑板腺分泌物的排出。
3.5 预后
文献报道的靶向药和免疫治疗药物并未引起非常严重的干眼,未有因干眼导致严重视功能和眼部结构严重破坏的病例。经过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但是需要长期持续使用人工泪液。
4 角膜炎
角膜炎发生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多见于肿瘤的靶向治疗中,可能是靶向或免疫治疗药物影响了角膜上皮创伤愈合的能力,导致角膜上皮持续缺损而致。
2009年Johnson等报道了1例患者因使用厄洛替尼导致可出现持续性的角膜上皮缺损、感染性角膜炎。经过治疗后角膜持续不愈合,直到停止使用厄洛替尼之后,角膜溃疡才愈合,文献中角膜病变经常规治疗难以奏效,需要中止靶向治疗,才能够使角膜病变愈合。
4.1 症状
怕光、流泪、眼红、视力下降。
4.2 体征
眼部充血(混合充血)、角膜上皮缺损、角膜浑浊,甚至出现溃疡。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前房积脓,甚至角膜穿孔、眼球萎缩(图3)。
4.3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和眼部检查结果可基本确诊。
因肿瘤治疗药物造成的角膜炎并无显著的特征性,因此在确诊之前,一定要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角膜炎。比如外伤、干眼症或者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造成的角膜炎等。当然,irAEs角膜炎可因继发感染而导致鉴别诊断更加困难。通细菌培养、细菌图片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等检查,可使我们为角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4.4 治疗
①抗生素滴眼液预防继发感染;
②使用促进角膜修复的药物: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凝胶等;
③严重者需要睫状肌麻痹剂;
④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能够促进角膜的修复,但对于怀疑角膜感染的患者应当禁用;
⑤对于角膜溃疡持续不愈合的患者,则要考虑中止靶向或免疫治疗。
4.5 预后
轻度患者愈合后常不会引起视力改变,而较严重的患者则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甚至眼球丧失。
图 3 女性,49岁,因肺癌口服靶向药治疗导致角膜上皮病变
后续内容,敬请期待。
原文发布于 中国肺癌杂志2019年10月第22卷第10期 Chin J Lung Cancer, October 2019, Vol.22, No.1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