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日,Circulation一篇文章就心衰常合并房颤的管理进行了阐述。
文章指出,超出一半的心衰患者会在发病时或者随访期间发生房颤,而且这种心衰相关的房颤更影响心脏功能及预后。
尽管二者共存比例高,但现有病理生理学证据与实验依据均不足以回答有关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或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合并房颤的一些基本问题。
对于HFrEF并发房颤通常在以下两种情况发生:心动过速介导的心肌病或心肌病导致的继发性房颤。
如果在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中尽管进行了药物治疗与心率控制,但心衰依然存在,提示使用抗心律失常或导管消融进行节律控制。导管消融是维持窦性心律最有效策略。
对于HFrEF继发性房颤,尽管接受了药物治疗却症状持续,导管消融与改善功能转归相关,不过与死亡率降低方面的数据相矛盾。
HFrEF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心率控制带来的获益有限;不过在合并阵发性房颤中可保持疗效。
所有合并房颤的心衰患者均应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药物进行抗凝治疗,而不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削足适履。
此外,对于心率控制难以控制的HFrEF合并房颤患者,如果不能选择肺静脉隔离,应考虑房室结消融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
对于CRT治疗宽QRS波的心衰患者,房室结消融或有助于优化CRT治疗。
房颤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与三尖瓣环扩大所致的反流。如果房颤近日发作,可考虑节律控制以减少反流。
HFpEF与心房顺应性降低、心房心肌病和进行性房颤高风险相关。
许多射血分数保留的症状性房颤患者存在隐匿性心衰,但临床上常常未能识别。
此外,就HFpEF合并房颤中导管消融的角色,还需开展专门的随机试验,目前文献中尚有所缺乏。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