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柳叶刀子刊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来自中国的重要证据

2021-12-0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Hp

点击图片获取消化年度清单↓↓↓

微信截图_20211130002156.png


640.webp.jpg


《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近日发表由英国牛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国际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合作的关于中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贲门癌和非贲门胃癌的风险性及疾病负担分析结果,该研究将有助于健康决策者制定和实施适应本地和全球的胃癌防治策略。

作者介绍

640.webp (1).jpg

杨玲 

博士、副教授

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健康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利用大队列人群生物样品库数据研究成年人慢性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以及利用大规模全人群疾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探讨发展中国家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目前领导的课题包括多种感染性病原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和妇女健康的流行病学研究。 




文章解读


研究背景


胃癌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2020 年约有 770,000 人死亡,仅中国就占全球疾病负担的一半以上。胃癌最重要且可预防的病因之一是幽门螺杆菌 (H. pylori) 感染。国际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IARC/WHO)根据主要来自西方人群的证据估计2018 年全球约有 80 万新发胃癌病例由幽门螺杆菌引起。对于非贲门胃癌 (NCGC),大多数既往研究一致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显著提高其发病风险性,但因各研究引入的样本量、所用的研究设计和(或)检测方法的差异及数据分析排除标准的不同,其相对风险的估计值相差可达20 倍以上。贲门胃癌 (CGC) 发生于胃顶部,与食道相连,约占全球胃癌病例的三分之一。目前关于幽门螺杆菌是否也会导致贲门胃癌发生的研究证据差异显著:大多数西方人群研究报告零或负相关关系,而在东亚人中的研究通常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亦能提高贲门癌的发病风险性。


本研究是英国牛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国际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基于中国嘉道理生物样品库前瞻性人群队列研究 (CKB) 的流行病学大数据并利用高度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中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贲门癌和非贲门胃癌的风险性及疾病负担所做的深入细致分析。


研究方法


CKB队列研究在 2004 年至 2008 年期间招募了来自中国十个不同地理区域 512,715 名 30~79 岁的成年人。研究对象在基线调查时完成了一份涉及其社会人口学、生活方式及常见疾病危险因素和主要体格检查测量指标的调查问卷,然后通过与当地死亡和疾病登记处以及国家医疗保险数据的电子链接来随访各调查对象在随访期间的生存及疾病状态(平均随访期为10年)。本研究采用病例队列研究设计,引入CKB队列中约 500 例 NCGC 和 CGC 病例以及随机选取的亚队列研究对象,并且对象需在进入研究队列后前两年内仍存活且无癌症发生。H. pylori 感染检测方法是通过对基线调查期间采集的研究对象储存血浆样本使用灵敏的免疫印迹分析法(HelicoBlot 2.1)来测定血浆中是否存在与幽门螺杆菌蛋白结合的七种生物标志物诊断抗体,并采用调整后的标准来定义幽门螺杆菌血清阳性。我们采用了Cox比例风险模型来估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NCGC和CGC调整后的风险比 (HR) 。这项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研究课题主要由英国癌症研究基金会(CR-UK)资助。


研究结果


  • 在NCGC和CGC病例以及亚队列对象中,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分别为 94.4%、92.2% 和 75.6%。

  • 与幽门螺杆菌阴性研究对象相比,那些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对象对 NCGC 和 CGC 的风险分别增加了 5.94 倍 (95%CI:3.25~10.86) 和3.06 倍 (1.54~6.10)。

  • 在检测的七个幽门螺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中,细胞毒素相关基因 A (CagA) 的风险性最高:NCGC (HR=4.41, 2.60~7.50) 和 CGC (2.94, 1.53~5.68)。


640.webp (2).jpg

Figure 1: Association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overall and by individual biomarkers, with risks of non-cardia gastric cancer and cardia gastric cancer


  • 进一步分析显示,其他疾病危险因素(例如吸烟、饮酒和癌症家族史)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影响上述估计风险比;幽门螺杆菌生物标志物(CagA, VacA, UreaseA)的阳性检测数量与胃癌风险呈正相关。

  • 根据上述风险比,估计幽门螺杆菌引起NCGC和NCGC分别为78.5%和62.1%。

  • 结合2018 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中国每年约340,000 例胃癌新发病例(大约271,000的NCGC和69,000的CGC病例)。

  • 综合本研究与使用相同 HelicoBlot 检测的三项已发表的西方研究结果所进行的荟萃分析,幽门螺杆菌所致的NCGC 的合并相对风险为 8.95 (5.59~14.33)。


640.webp (3).jpg

Figure 2: Meta-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with non-cardia gastric cancer in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 study and three published studies using the same immunoblot assay


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提高6倍罹患非贲门胃癌和3倍罹患贲门胃癌的风险性。这些相对风险估计是之前对中国成年人研究的估计值的两倍。本研究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癌风险和负担的估计将有助于改善全球疾病负担估计,并帮助决策制定者制定和实施适应本地和全球的癌症预防战略。结合最近关于 H. pylori 根治治疗对中国胃癌风险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本研究建议在中国和其他高风险国家中,应采用钡餐荧光照相或内窥镜检查进行大规模胃癌筛查,基于人群的 H. pylori 筛查和根除应被视为预防胃癌的关键策略。


来源:柳叶刀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