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领航计划·精准医疗创新与人才培养项目第九场实体瘤复赛圆满落幕!

2025-03-19作者:论坛报良宇资讯

头图.png




2025年3月15日上午,“领航计划——精准医疗创新与人才培养项目”第九场实体瘤复赛在江苏扬州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到多位实体瘤领域专家,共同就实体瘤诊疗领域中难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以病例分享的形式展现最新技术成果与前沿诊疗理念,为与会者提供一个智慧交融、灵感迸发的学术交流平台。




朱梁军 教授

张西志 教授

刘晓静 教授

本次活动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主办,特邀江苏省肿瘤医院朱梁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张西志教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刘晓静教授担任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莅临现场、共话规范。经过全国各大赛区海选角逐,本场复赛迎来了4位选手进行角逐,向总决赛发起冲刺。

朱梁军教授在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近年来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随着新药研发的不断突破,医生手中掌握了更多的、更有力的治疗武器,为患者的快速康复带来希望,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朱教授强调,相信通过今天的比赛,大家不仅能够从病例分析中汲取到宝贵的临床经验,还能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更多启示与灵感,共同推动精准医疗事业的发展。



精选病例,诊疗探索


01

病例一


讲者1.JPG

李慧 教授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李慧教授分享了一例晚期肠癌的病例。患者为年轻女性,因“便血2月”就诊,经检查确诊为直肠癌伴腹膜广泛转移,已经无法手术。根据指南推荐,患者一线治疗采用西妥昔单抗+FOLFOX方案,8个月后病情进展,二线治疗采用贝伐珠单抗+FOLFIRI方案,10个月后病情再次进展。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患者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为3+,可入组一项Ⅱ期临床研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Ⅳ度血小板减少,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进行一级预防效果不佳,血小板水平降至10×109/L。治疗团队决定采用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罗普司亭,它起效迅速、应答率高、安全性好,给药后迅速提升了患者的血小板水平,为患者继续接受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避免化疗的减量和延迟。

讨论1.JPG

讨论2.JPG

王红梅 教授

马成龙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王红梅教授、江阴市人民医院马成龙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两位专家一致认为该病例逻辑清晰,治疗方案详细,充分展现出治疗团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随后,专家们围绕放疗在晚期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时机及必要性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02

病例二


讲者2.JPG

李帅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帅教授分享了一例消化系统肿瘤的病例。患者为中老年女性,肠癌术后复发,且伴有多处转移,治疗难度极大。患者先后经历多线治疗,包括XELOX+贝伐珠单抗、卡培他滨单药以及伊立替康+雷替曲赛+贝伐珠单抗等,期间反复出现血小板减少,经对症止血、血小板输注、阿伐曲泊帕联合重组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后好转。随后,患者暂停了系统治疗,长期口服阿伐曲泊帕,血小板水平维持在60~80×109/L。多学科协作团队(MDT)讨论认为患者盆腔多发骨转移、子宫及阴道多发转移,且合并局部不适症状,可行局部放疗改善症状。经八周期放疗后,患者的血小板水平降至28×109/L,口服阿伐曲泊帕效果不佳。治疗团队决定采用罗普司亭,注射两次后血小板恢复至124×109/L,效果显著,且相对安全,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讨论3.JPG

讨论4.JPG

高斌斌 教授

谷振芳 教授

山东省立医院高斌斌教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谷振芳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两位教授一致认为该病例阐述精彩,治疗效果显著,尤其是肯定了放疗与免疫治疗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同时,他们建议在病例中可以进一步展示病史对治疗的影响,以及更详尽地交代患者的出血情况。随后,专家们围绕血小板降低的主要原因及临床证据等相关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03

病例三


讲者3.JPG

龚唯 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龚唯教授分享了一例血小板抗体阳性的骨髓抑制病例。患者为老年女性,因“阴道不规则出血5月余”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宫颈恶性肿瘤Ⅳ期,伴有Ⅲ度骨髓抑制。患者先后接受化疗、免疫治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在放疗过程中出现血小板减少,经进一步检查,确认为血小板抗体阳性,为治疗增加了难度。治疗团队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密切监测血常规指标、输注配型血小板、强化TPO-RA药物的使用。罗普司亭是第二代长效TPO-RA药物,作用于天然结合位点,全面高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升血小板作用显著,未发现肝脏毒性,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低。在对症支持的基础上,患者的抗肿瘤治疗得以足量、足疗程进行,为患者的康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讨论5.JPG

讨论6.JPG

王巍 教授

邢恩明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巍教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邢恩明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两位专家一致认为该病例诊疗过程规范,富有成效,尤其是重度骨髓抑制的处理方面,充分展现出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和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随后,专家们围绕病例中实验室检查及化疗方案的选择、血小板减少的预防性用药策略,以及罗普司亭用药剂量个体化调整等问题进行现场互动。

04

病例四


IMG_2864.JPG

缪玉娥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缪玉娥教授分享了一例重度难治性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的病例。患者为老年男性,胃癌术后接受SOX方案进行辅助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反复出现CIT,经TPO治疗效果不佳,且随着化疗次数增加,CIT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程度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治疗团队决定为患者使用TPO-RA药物罗普司亭,罗普司亭能够全面高效地激活多条下游信号通路,快速有效提升血小板水平,且与内源性TPO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无中和抗体风险。为患者的安全治疗提供有力保障。经罗普司亭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水平明显升高,达到了安全范围,且未再出现反复出血的情况。

讨论7.JPG

张国栋 教授

山东省肿瘤医院张国栋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张教授对病例的完整性和典型性给予肯定,并针对病例中的治疗细节提出专业意见。张教授指出,在调整药物剂量时,需要更加慎重地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药物的副作用,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他也对病例中患者长期骨髓抑制的问题表示了关注,并建议进一步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



在四位参赛选手精彩分享以及点评嘉宾热烈点评后,缪玉娥教授成功晋级决赛,李慧教授、李帅教授、龚唯教授获优秀奖。朱梁军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四位选手分享的病例内容丰富,紧扣临床实际,不仅精准地指出了临床诊疗中的核心问题,还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独特见解。朱教授强调,每个病例都由一个明确的主题展开,通过深入地思考和剖析,揭示其内在的医学原理和临床价值。同时,他也期待医学界的同仁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将更多的临床诊疗故事和经验分享出来,共同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
颁奖2.JPG

颁奖1.JPG

优秀奖颁奖合影

缪玉娥教授晋级决赛




编辑:中国医学论坛报 侯良宇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