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5年3月15日上午,“领航计划——精准医疗创新与人才培养项目”第九场实体瘤复赛在江苏扬州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到多位实体瘤领域专家,共同就实体瘤诊疗领域中难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以病例分享的形式展现最新技术成果与前沿诊疗理念,为与会者提供一个智慧交融、灵感迸发的学术交流平台。
朱梁军 教授
张西志 教授
刘晓静 教授
本次活动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主办,特邀江苏省肿瘤医院朱梁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张西志教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刘晓静教授担任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莅临现场、共话规范。经过全国各大赛区海选角逐,本场复赛迎来了4位选手进行角逐,向总决赛发起冲刺。
朱梁军教授在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近年来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随着新药研发的不断突破,医生手中掌握了更多的、更有力的治疗武器,为患者的快速康复带来希望,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朱教授强调,相信通过今天的比赛,大家不仅能够从病例分析中汲取到宝贵的临床经验,还能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更多启示与灵感,共同推动精准医疗事业的发展。
李慧 教授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李慧教授分享了一例晚期肠癌的病例。患者为年轻女性,因“便血2月”就诊,经检查确诊为直肠癌伴腹膜广泛转移,已经无法手术。根据指南推荐,患者一线治疗采用西妥昔单抗+FOLFOX方案,8个月后病情进展,二线治疗采用贝伐珠单抗+FOLFIRI方案,10个月后病情再次进展。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患者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为3+,可入组一项Ⅱ期临床研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Ⅳ度血小板减少,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进行一级预防效果不佳,血小板水平降至10×109/L。治疗团队决定采用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罗普司亭,它起效迅速、应答率高、安全性好,给药后迅速提升了患者的血小板水平,为患者继续接受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避免化疗的减量和延迟。
王红梅 教授
马成龙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王红梅教授、江阴市人民医院马成龙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两位专家一致认为该病例逻辑清晰,治疗方案详细,充分展现出治疗团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随后,专家们围绕放疗在晚期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时机及必要性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李帅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帅教授分享了一例消化系统肿瘤的病例。患者为中老年女性,肠癌术后复发,且伴有多处转移,治疗难度极大。患者先后经历多线治疗,包括XELOX+贝伐珠单抗、卡培他滨单药以及伊立替康+雷替曲赛+贝伐珠单抗等,期间反复出现血小板减少,经对症止血、血小板输注、阿伐曲泊帕联合重组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后好转。随后,患者暂停了系统治疗,长期口服阿伐曲泊帕,血小板水平维持在60~80×109/L。多学科协作团队(MDT)讨论认为患者盆腔多发骨转移、子宫及阴道多发转移,且合并局部不适症状,可行局部放疗改善症状。经八周期放疗后,患者的血小板水平降至28×109/L,口服阿伐曲泊帕效果不佳。治疗团队决定采用罗普司亭,注射两次后血小板恢复至124×109/L,效果显著,且相对安全,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高斌斌 教授
谷振芳 教授
山东省立医院高斌斌教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谷振芳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两位教授一致认为该病例阐述精彩,治疗效果显著,尤其是肯定了放疗与免疫治疗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同时,他们建议在病例中可以进一步展示病史对治疗的影响,以及更详尽地交代患者的出血情况。随后,专家们围绕血小板降低的主要原因及临床证据等相关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龚唯 教授
王巍 教授
邢恩明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巍教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邢恩明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两位专家一致认为该病例诊疗过程规范,富有成效,尤其是重度骨髓抑制的处理方面,充分展现出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和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随后,专家们围绕病例中实验室检查及化疗方案的选择、血小板减少的预防性用药策略,以及罗普司亭用药剂量个体化调整等问题进行现场互动。
缪玉娥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缪玉娥教授分享了一例重度难治性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的病例。患者为老年男性,胃癌术后接受SOX方案进行辅助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反复出现CIT,经TPO治疗效果不佳,且随着化疗次数增加,CIT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程度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治疗团队决定为患者使用TPO-RA药物罗普司亭,罗普司亭能够全面高效地激活多条下游信号通路,快速有效提升血小板水平,且与内源性TPO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无中和抗体风险。为患者的安全治疗提供有力保障。经罗普司亭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水平明显升高,达到了安全范围,且未再出现反复出血的情况。
张国栋 教授
山东省肿瘤医院张国栋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张教授对病例的完整性和典型性给予肯定,并针对病例中的治疗细节提出专业意见。张教授指出,在调整药物剂量时,需要更加慎重地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药物的副作用,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他也对病例中患者长期骨髓抑制的问题表示了关注,并建议进一步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
优秀奖颁奖合影
缪玉娥教授晋级决赛
编辑:中国医学论坛报 侯良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