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我叫石磊,是来自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的一名普通医生,长期工作在急诊外科诊室,算起来,今年是我工作的第5个年头了。不算实习轮转阶段,我在我们科除夕就值过两个白班、两个夜班,其中包括一个24小时班。由于急诊科白夜下休的工作性质,春节我是基本回不了家的,今年我除夕不用值班,但初二初三初四都值班,这种节奏简直还不如除夕值班呢。
好了,言归正传,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发生在我班上的几个小故事,那就先从一个白班说起吧。
石磊医生在“你好医生”读享会上讲述他的除夕值班经历
大家都知道,除夕是咱们中国人团圆的日子,在这个时候往往医院的病房都会比较空,病情稳定的患者也基本都出了院,回家过年了。但急诊不一样,往往到了大节日,急诊总是人来人往,急诊的病房在过年期间也是住满了人。
不宜出院的患者
在观察病房有一位七十来岁的老爷子,是因为胆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疸住进来的,住了有几天了。梗阻性黄疸有发展成为化脓性胆管炎甚至感染中毒性休克的可能,因此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早上查房的时候,老爷子跟我说他今天想回家过年,我当时就回绝了他。我的理由很简单,“您这病现在还不够稳定,还在发烧,况且梗阻还没消除,随时有进一步发炎的可能,您再吃东西,情况会很危险。”老爷子当时没说什么,等我转完一圈房之后,他老伴找到我,说老爷子还是想回家。我说您在这不一样是团年吗?平时就看您在医院忙里忙外了。
老太太说,他们有个儿子在国外,工作忙,一直回不来,好几年了,儿子和儿媳妇儿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昨天凌晨才到,过两天又要走,所以很想回去。我听了后内心产生了一种共鸣,最终,我还是答应了老人的请求,签了字,千叮万嘱让老人别吃东西,输完液再走。
趁中午吃饭的时间,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问候了家里的父母和老人,快过年了,希望在座的各位抽空一定要给家里打个电话。亲人的问候是弥足珍贵的。
手切伤患者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另外一个小故事是关于一位在“饭点儿”来的患者。当时我前面刚看完一个患者,就见从医院大门口冲进来一位中年女性,右手捏着左手手腕,血不断地从手指流出来,我见这情形赶紧迎过去说:“大姐,您先过来,我先给您止血。”一边止血我一边问她怎么回事。原来,在除夕这天,大姐正在给家人准备团年饭,不料忙中出错,不小心把左手食指切掉一块,血出得很厉害,就赶紧来了。
我看了看伤口,伤口倒不深,不过还在出血。我问她说:“大姐,您切伤了手指,怎么一直按着手腕呀?”她向我投来质疑的眼神,说:“难道不应该按住脉搏吗?”
我笑了笑,跟她说道:“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按住大动脉一般针对动脉出血,像您这样的顶多是毛细血管出血,只需要拿块干净的布按住伤口,把手举高即可,况且咱们的手是尺桡两侧供血,您只按手腕脉搏这一边也是不够的。”这位大姐才恍然大悟。等我处理好伤口,这位大姐开开心心地回家过年了。
在除夕夜值班,我们会碰到很多切菜切到手指的。出血不厉害的,可以用一块干净的布按住伤口去医院;出血很厉害的,可以用皮筋勒住手指根部再按住伤口去医院。当然各位如果进厨房,还是千万千万要小心,别受伤,开开心心过春节。
鞭炮炸伤患者
时间过得很快,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这时候就快到了急诊最忙碌的一阵儿。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时间大家要开始放鞭炮了,铺天盖地的鞭炮声中,总会有受伤的人。有两位患者我印象特别深。
有一位三四十岁的先生,他一个人来的,来急诊的的时候右手包着厚厚的毛巾,身上带着浓浓的火药味。当我打开毛巾一看,天呐,这是我当大夫以来第一次见到严重的毁损伤。他的手被炸得“面目全非”,无名指和小指已经找不到了,剩下的也已不成形状。他说是鞭炮在他手上炸了。他自己倒显得很淡定。我给他做了初步地清创消毒包扎止血,很凝重地告诉他以后这只手的功能会很差,现在需要转积水潭医院尽快安排手术治疗。看着这位先生离去的背影,深深为他感到可惜。
还有一位是被鞭炮炸伤的小男孩,六七岁,伤得不厉害,仅仅是表皮的损伤。来的时候那一大家人哟,里里外外十来个人,感觉全家都来了。我看了后对孩子的父母说,“孩子伤得不重,我一会儿就处理,按照北京市要求,需要您配合我们填一下情况调查表。”当时孩子的爷爷(或者是姥爷)就不高兴了,再加上喝得有点高了,差点因为这个事就急了。我赶紧安抚说,“大爷您别着急,我这就给孩子处理,填表的事儿一会再说。”最后事情和平解决,这是我来急诊的第二年。
我的故事讲完了。在最后,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给春节值班的各位小伙伴一点点攻略。春节期间很多人都回家了,病人总数会相对少一些,但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来了的基本都是有事的。所以对于每一位患者,都要更加认真地对待,遇到喝酒的不要急,遇到肚子疼的不要慌,来的时候一句“您好”,离开的时候一句“新年快乐”。希望大家的班都平平稳稳,也祝大家新年事业顺利,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查看更多